资讯 > 热点资讯 > 果品加工工序间的4种护色措施
苹果、梨等经去皮或切分破碎榨汁后,放置空气中,很快就变色,其原因是,苹果、梨中含的鞣质一单宁,被氧化变成暗褐色的根皮鞣红。鞣质被氧化,是在多酚氧化酶(又称加氧酶)与过氧化酶的共同作用下被氧化而变成褐色的,成为酶褐变。
防止酶褐变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种:
一、热烫
多酚氧化酶在71℃~73.5℃温度下处理5min而失活,过氧化酶须在90℃~100℃温度下处理5min才失去活性。因此,将去皮切分的原料,迅速用沸水或蒸汽热烫3~5min,破坏氧化酶系的活性,取出迅速冷却,解除热能对果肉组织变软的影响,即可防止酶褐变,既减少维生素C的氧化损失,并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细胞质壁分离,有助于加快干制品的干燥速度。
蜜饯果脯煮制时糖分较快渗入组织中去。原料的体积缩小,具有弹性,可增加装罐容量,不易破碎。所以,热烫又是某些果品干制、罐藏时中间工艺措施。
热处理的最大缺点是可溶性物质的损失,特别是沸水处理损失最大,一般损失10%~30%,蒸汽处理者损失较小。沸水处理时,不宜经常换水。热烫水的浓度随热烫次数增多,浓度增大,可溶性物质的流失也就愈少。
二、食盐溶液浸泡
食盐溶于水中后,能减少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可抑制氧化酶系的活性,食盐溶液具有高渗透压也可使酶细胞脱水失活。食盐溶液的浓度愈高,则抑制效果愈大。在1%食盐溶液中,能抑制酶活性3~4h,2.5%溶液可抑制20h左右,3%以上时,便能较长期抑制。
工序间的短期护色,一般采用1%~2%的食盐溶液即可。过高的浓度,会增加脱盐的困难。若果品是容易变色的品种,可添加0.1%柠檬酸,以增加抑制效果。
同理,生产上有用氯化钙溶液,既有护色作用,又能增进果肉的硬度,提高耐煮性。此法常用于蜜饯、果脯原料的护色处理。
三、亚硫酸溶液浸泡
二氧化硫与有机过氧化物中的氧易化合,使其不生成过氧化氢,则过氧化酶便失去氧化作用。二氧化硫又能与鞣质的酮基结合,使鞣质不受氧化。浸泡溶液中二氧化硫含量为1mg/kg时,能降低褐变率20%,10mg/kg时能完全不变色。但当二氧化硫解除后,鞣质的反应又恢复。此法对于各种加工原料工序间的护色都适用。
四、抽空
用抽空法将原料周围及果肉组织中的空气排除,便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酶褐变。易变色品种(长把梨)用2%食盐,0.2%柠檬酸,0.02%~0.06%偏重亚硫酸钠溶液作抽空母液;不易变色品种只用2%食盐溶液作抽空母液;一般果品用糖水作抽空母液,在500mmHg的真空度抽空5~10min,护色处理后,果肉色泽更为鲜丽。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从蛋白质到膳食纤维,从维生素到矿物质,每一种营养素都在维持人体机能中扮演着独特角色。而在众多功能性成分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简称GlcNAc)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它不仅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更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
在营养学领域,有益健康的成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中,甜菜碱(化学名:三甲基甘氨酸)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正逐渐成为健康科学界的热点。这种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常见于小麦、贝类、菠菜和甜菜等食物中。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有机食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有机葵花籽油,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用油,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能满足日常烹饪需求,还能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有机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健康功效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油脂”和“黄金液体”。
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技术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以其快速杀菌、无残留、操作简单、不产生明显温升等特点而备受青睐。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食品以及水资源等众多领域。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电子、正负离子、自由基、基态或激发态分子和原子等组成的整体呈电中性的导电性流体,具有能量高,活性成分丰富等优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