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专家原创 > “白色”的战争,二氧化钛该何去何从?

    2021-06-10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作者:Huer
    食品添加剂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负重前行”,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它是“恶魔”般的存在,即便当下的消费认知已经大有改观,但食品添加剂行业从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食品添加剂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负重前行",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它是"恶魔"般的存在,即便当下的消费认知已经大有改观,但食品添加剂行业从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最近一段时间,二氧化钛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但这次不再是"炒冷饭",或许将是二氧化钛的命运转折点。

           二氧化钛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TiO2,白色固体或粉末状的两性氧化物,分子量79.9,具有无毒、最 佳的不透明性、最 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种白色颜料。二氧化钛在混合体系中不仅可以作为白色颜料,还具有补强、防老化、填充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在食品领域,二氧化钛的应用起到两个作用,增白和填充。GB2760中规定,二氧化钛作为食品添加剂可应用于果酱、巧克力及其制品、固体饮料等45个分类,其中在固体饮料、速溶咖啡、果蔬粉、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等几个分类中不限制使用量;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中也将二氧化钛列为可用的辅料,原料既可以选用食品级,也可以选用药品级。并且,作为食品中唯一可用的白色素,二氧化钛在食品行业确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无论质疑声有多大,二氧化钛的地位仍然无可撼动

           致癌物是个"抽象词"

           201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将二氧化钛列入2B类致癌物,在2017年更新的版本中二氧化钛仍然属于2B类别,即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而这个结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即,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宣布其风险评估委员会(RAC)对二氧化钛的致癌性进行评估,认为根据"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的标准,二氧化钛属于"可疑致癌物(二类,通过吸入途径)"。2020年2月,欧盟发布了将二氧化钛归为通过吸入可能引起癌症的2类致癌物的官方授权法规,并将于2021年9月生效。

           实际上,二氧化钛被列入2B致癌物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毕竟酒精、槟榔、中式咸鱼这些都被归为1类,而备受大众欢迎的红肉更被列为2A类致癌物,如果再考虑到摄入量的问题,其风险比二氧化钛还要高。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2021中国白领女性健康膳食白皮书》显示,我国18-49岁城市女性食物摄入种类日趋多样化,粮谷类、蔬菜、畜肉摄入充足,但畜肉摄入比例为79.7%,尤其是猪肉为主的畜肉摄入过多。由此可见,"红肉"并没有对追求美丽与健康的女性产生影响,微不足量的二氧化钛就更无足挂齿。

           "必要性"决定去留  

           从现实来看,二氧化钛的去留问题,并不是由 "是否属于致癌物"决定的,而是由其本身"是否具有加工必要性"决定的。有很多业内人士将其与亚硝酸盐的处境相对比,以此来证实二氧化钛在食品中的可用性。而实际上,无论从安全性,还是应用性上,二氧化钛都无法与亚硝酸盐相媲美。  

           从安全性上来讲,亚硝酸盐本身不具有致癌性,只有急性毒性,当一次性摄入量过多时会引发中毒,这种剂量关系对任何一种入口的物质来说都一样,比如水中毒。亚硝酸盐的潜在致癌性是通过其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实现的,但亚硝胺的致癌性被归为2A类,几乎与二氧化钛的风险一致。  

           在食品应用上就更不能与亚硝酸盐相比。按照GB2760的规定,亚硝酸盐在肉制品的作用有护色及防腐。且不说,亚硝酸盐(硝石)使传统肉制品摆脱了肉毒杆菌的危害,在护色的作用上,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可用的食品护色剂能与之相媲美,在应用上具有客观的必要性。 

           二氧化钛在走势上与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年对过氧化苯甲酰的争论可谓"神仙打架",官方的意见并不统一,最后的结论是"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要知道,过氧化苯甲酰不仅能够用于增白,还能够促进面粉的熟化。而二氧化钛在食品中主要作为着色剂使用,目前唯一可以解释其必要性的依据便是"暂无替代品"。

           另外,国际认可的发展态势也在左右二氧化钛的使用。此前,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新闻稿称,该机构不再认为普遍使用的人工色素Е-171(二氧化钛)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因为其存在潜在的遗传毒性。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研究报告了二氧化钛的潜在风险,比如对肝、肾、肠道的危害。虽然不安全的认定不会让欧盟禁用二氧化钛,但会影响欧盟关于二氧化钛的食品法规及监管走向。而作为欧盟成员国的法国,已经率先实施了在食品中禁用二氧化钛的法令。在贸易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当下,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二氧化钛也将始终处在风口浪尖之上。而一旦有了替代品的出现,二氧化钛退出历史舞台几乎是必然的趋势。

           结语

           二氧化钛在规定限量内使用是安全的,不用过分担忧。在监管层面也鲜有二氧化钛超标的问题出现,仅在个别面粉案例中有超范围使用的通报。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二氧化钛这种容易引起非议的成分实际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的"选择",终端消费品只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二氧化钛  着色剂  食品添加剂

           作者简介:Huer,从事熟肉制品产品研发10年,糕点生产线产品开发多年。

    相关阅读
    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7-03
    别光馋“长安的荔枝”了,解锁荔枝的营养与功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2025-07-03
    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功效论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2025-07-03
    接骨木莓多酚类化合物的价值与多元应用研究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025-07-03
    板栗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25-07-03
    裹包机:高效包装的自动化利器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