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高雅的螺旋藻能否借"硒"焕发第二春?

    2021-04-14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作者:Huer
    近年来,藻类食品以天然、营养、可持续的高姿态持续活跃于市场,引发了供给与消费的双向发展。

           近年来,藻类食品以天然、营养、可持续的高姿态持续活跃于市场,引发了供给与消费的双向发展。生产者越来越热衷于将高附加值的藻类食品搬到消费者视线中,而消费者也希望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在供需的双向刺激下,藻类食品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西方饮食中增加藻类可能有助于满足与预期人口增长相关的一些粮食生产需求,欧盟藻类生物质产业价值已超过16.9亿欧元。

           蛋白需求带来的发展契机

           就目前而言,人类对于藻类的追捧源于其含有的丰富蛋白质。随着动物蛋白质资源的日益缺乏,拓展蛋白质来源成为全社会孜孜以求的需要。一方面,藻类蛋白质的含量丰富。藻类蛋白质的含量通常在40%-70%,高于大豆的36%,更高于平时我们所吃的鸡鸭鱼肉的蛋白质含量。有一些藻类的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了70%,比如螺旋藻和小球藻等,并且藻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另一方面,藻类蛋白的消化率较高。人体对肉类蛋白质的消化率约为65%,即便容易消化的鱼肉也仅为75%,而藻类蛋白的消化率可达90%以上。同时,藻类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比如中科院发现的黄金小球藻可以同时富集玉米黄素、叶黄素及β-胡萝卜素三种,是迄今发现唯一能同时高量积累三种人和动物所需类胡萝卜素的物种。可见,藻类蕴含的价值难以估量。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全球藻类蛋白市场规模为6.908亿美元,预计将以6.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3年全球藻类蛋白规模将达到12亿美元,其中螺旋藻的份额占据半数以上。据EABA和Research的最新报告,全球螺旋藻市场预计将从2019年开始以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6.296亿美元。

           营养保健领域持续扩张

           螺旋藻是可利用的常见藻类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现已发现36个种类,其中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类。螺旋藻也是墨西哥人的传统食物,该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人工培养的螺旋藻作为食品的国家;而美国联邦药品和食品管理委员会(FDA)早在1981年就批准螺旋藻作为天然健康食品在美国销售,并且美国航天局将其列为宇航员必备食品;此外,欧盟、日本、韩国等地也将其列为可食用的营养物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螺旋藻被正式引入我国,也被列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到九十年代时,螺旋藻养殖业已经初具规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时,螺旋藻的下游开发已经成为成熟产业。1994年,我国卫生部发布公告卫新食准字(94)第04号,将螺旋藻粉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由于螺旋藻长期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其主要被用于开发附加值较高的保健食品,从而换取利润的最大化。鉴于国际的应用及研究情况,2004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1998年全国保健食品市场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将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按照普通食品管理。

           硒元素助力"物美价廉"

           研究表明,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及类胡萝卜素等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提升免疫力等作用。动物实验中,饲喂小鼠螺旋藻可以增强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系统的活力,具有显著的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这也是消费者能够为其高昂价格买单的缘由。经查询,目前已经有180余款螺旋藻保健食品上市,功能以增强免疫力为主,保健食品也是其长期活跃的领域。

           随着功能食品范围的不断延伸,以普通食品身份存在的螺旋藻有了更广阔的的用武之地,轻食、代餐、特医食品等都有涉及。但由螺旋藻背书的产品往往会水涨船高,产品定位则略显尴尬,提高螺旋藻的潜在价值成为产业延伸的突破口,富硒螺旋藻为提质提供了可能性。

           硒元素自被"平反"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尤其在普遍缺硒的中国大地,人们对硒的需求格外强烈,农业富硒也已经上升到国家健康战略层面。研究指出,硒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众多作用,是人体必需的矿物成分,硒元素也因此成为我国的一种营养强化剂。螺旋藻也是很好的富硒物质,其含有的藻蛋白及多糖能够与硒元素形成硒蛋白和硒多糖,在提高免疫力方面发挥着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但硒元素并不适宜作为"雪中送炭"的角色,因为论硒的富集能力,螺旋藻要远远低于酵母。其更适宜做"锦上添花"的因素,让本已出圈的螺旋藻更加出彩,也能为"高价格"增添一笔浓厚的色彩。

           关键词:  藻类食品  螺旋藻  硒

           作者简介:Huer,从事熟肉制品产品研发10年。主要方向:政策解读和技术分析研究。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