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动物饲料添加剂--绿原酸,你了解多少?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养殖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动物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菌侵袭。在畜禽饲粮中添加抗生素可以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力,但却导致抗生素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危害畜禽养殖环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开发安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成为当前热点。绿原酸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金银花、山银花、杜仲叶以及咖啡豆等是绿原酸的主要来源,研究发现,添加绿原酸能够缓解动物肠道氧化应激和炎症,维持肠道稳态和免疫机能,保障动物肠道健康。因此,绿原酸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增强动物自身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
绿原酸的生理功能
⑴抗氧化。酚类物质因含有酚羟基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羟基的位置和数量决定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的强弱。绿原酸分子结构包含5 个酚羟基和1 个羧基,其中酚羟基易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形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氢自由基,因此,绿原酸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生物学功能。
⑵抗炎。炎症反应是机体保护自身的一种免疫反应,但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会导致组织损伤、器官衰竭,如不能及时治疗甚至会造成死亡。绿原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下调促炎因子的表达量,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⑶抗病毒。绿原酸具有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肠道病毒、H5N1病毒、腺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⑷ 抑菌。绿原酸是金银花、山银花和杜仲等中草药的主要抑菌成分。绿原酸对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假单胞菌属及幽门螺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1、家畜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由于早期断奶、病原菌侵袭等, 仔猪发生断奶应激和肠道稳态失衡,造成肠炎和腹泻。研究发现,饲粮添加 1000 mg /kg 的绿原酸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料重比,可能机制为绿原酸提高了仔猪十二指肠黏膜中蔗糖酶活性和回肠黏膜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 1(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1,SG LT1) mRNA的表达量,SGLT1 是位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肾单位近曲小管的一种跨膜葡萄糖转运载体蛋白,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转运。在断奶仔猪的饲粮中添加1000 mg /kg绿原酸,发现试验组仔猪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提高,结肠食糜乳酸菌的丰度提高,大肠杆菌的丰度显著降低,说明绿原酸可以保护猪的肠道健康。另外,绿原酸还可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中丙二醛的含量, 缓解肠道氧化损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因此,绿原酸具有调节仔猪肠道菌群,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
绿原酸对母猪卵母细胞和公猪精子发育均有积极影响, 可作为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和精子的保护剂。研究发现, 绿原酸能够改善母猪卵母细胞成熟、发育及受精能力。与对照组相比, 体外补充绿原酸可以显著促进卵母细胞成熟, 保护卵母细胞免受氧化应激诱导的 DNA 损伤,同时提高胚泡形成的速率,改善猪胚胎体外发育能力。
另有报道指出,添加 50μmol /L 绿原酸与卵母细胞共培养 44 h 后再进行体外受精,通过电穿孔技术检测受精卵的发育和质量, 发现绿原酸显著提高胚泡的生长速率,降低细胞凋亡指数,改善胚胎发育。绿原酸还可提高冷冻公猪精子的质量,补充100 μmol /L 绿原酸,公猪精子存活率提高了8%~10%,质膜完整性提高了4%~6%,可替代维生素 E 作为猪精液的保护剂。
绿原酸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 主要关注其抗氧化性能和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有学者探究了碱处理对葵花粕中绿原酸和蛋白质的影响,发现碱处理增加了过瘤胃蛋白的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碱处理组奶牛肠道蛋白质消化率提高了 10%, 原因在于经碱处理生成的绿原酸醌和葵花粕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 降低了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降解, 增加了过瘤胃蛋白的含量。
除了直接应用于反刍动物饲粮,因其抗氧化性能,绿原酸还在牛奶乳制品中表现出积极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乳杆菌发酵乳中加入绿原酸, 牛奶的抗氧化活性增加, 这是由于绿原酸被乳杆菌发酵代谢生成 3,4-二羟基肉桂酸,同时乳杆菌的蛋白水解活性增加了生物活性肽的释放量,以达到抗氧化的作用。此外,在育肥羊饲粮中添加绿原酸, 可显著提高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血清中皮质醇含量。
2、家禽
绿原酸对家禽影响的研究,主要在改善生长性能、减缓热应激以及缓解炎症等。在白羽肉鸡饲粮中添加 1000 mg /kg 的绿原酸,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添加绿原酸可显著提高鸡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在热应激条件下, 饲粮添加绿原酸还可显著提高鸡胸肉的氧化稳定性和脂肪酸含量。绿原酸缓解热应激的可能机制是绿原酸通过增加低氧诱导因子-1的活性,促进热休克转录因子 -1 基因表达增强自噬,提升机体抗热应激的能力,而提高鸡胸肉的氧化稳定性可能主要源于绿原酸的抗氧化性。
在水禽研究中,给 1日龄北京鸭接种鸭乙型肝炎病毒( 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 ) 阳性血清,建立鸭乙肝病毒感 染模 型,7~ 17日龄每天口服100 mg /kg的绿原酸,发现口服绿原酸降低了鸭血清中 DHBV 的水平, 抑制了病毒 DNA 的复制,说明绿原酸具有抗 DHBV 的作用。
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提高繁殖性能以及保护畜禽肠道健康等特性,成为天然植物提取物研究热点之一。我国绿原酸的植物来源广泛、产量高,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具有极大的前景。但是,绿原酸口服效果不佳,如何提高畜禽对绿原酸的利用效率, 确定绿原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的适宜剂量,对未来绿原酸成为畜牧业生中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万凡,侯扶江,伊宝,张宏福.绿原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OL].动物营养学报:1-12[2021-02-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461.S.20210218.1142.030.html.
[2]陈芳,杜恩存,樊启文,魏金涛.绿原酸类物质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1):10-13+16.
[3]刘静慧,蔡宇恒,刘福鑫,陈宝江,谷子林,陈赛娟,刘亚娟.绿原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J].中国饲料,2020(07):9-12.
关键词:绿原酸 生理功能 饲料添加剂
作者简介:小泥沙,食品科技工作者,现就职于国内某大型药物研发公司,从事营养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研究。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