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青钱柳的价值及开发情况

    2020-07-13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作者:慕慕
    青钱柳是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多年生乔木,是青钱柳属植物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后仅存的一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青钱柳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是我国珍贵的植物资源。

           青钱柳是双子叶植物纲胡桃科青钱柳属多年生乔木,是青钱柳属植物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后仅存的一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青钱柳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是我国珍贵的植物资源。上世纪70年代末,江西省农牧厅、省蚕桑茶研究所在山区做农业资源调查时发现,当地有不少长寿人员,八九十岁的人随处可见。后调研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饮食规律,当地老百姓祖祖辈辈常喝一种用乔木树叶泡的茶,且这种习惯已有上千年历史,经植物专家鉴定,该植物就是青钱柳。

           植物是开启人类健康革命的***,是人类获得宝贵资源的基础,"医学界的三棵树"说法是对植物资源的重要肯定。

           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水杨苷为阿司匹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鉴于阿司匹林在人类应对健康上的重要贡献,柳树被誉为是医学界的第一棵树。

           在抗癌药物研究中,从红豆杉中发现了紫杉醇,其在防治癌症方面效果显著,是抗癌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

           古老物种往往蕴藏着巨大的价值,青钱柳也不例外,其在应对21世纪常见的"三高"问题上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控制血糖上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被誉为医学界的第三棵树。

           青钱柳的药理作用发现较晚,但也属于我国珍贵的中药材之一,具有生津止渴、消炎杀菌、清热解毒、治疗顽藓等作用。1994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最早记录了青钱柳的功能,其树皮、叶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能。《全国中草药名鉴》记载:"青钱柳树皮、叶、根有杀虫止痒、消炎止痛祛风之功效。"

           青钱柳的有效成分

           1、黄酮类

           黄酮类物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虽然摄入量少,但在人们日常饮食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与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性。研究指出,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肝、抗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青钱柳中的黄酮含量丰富,已经分离出的有十几种,其中以山 奈酚、槲皮素和异槲皮苷为主。

           2、三萜类

           三萜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多种活性的物质,青钱柳中的三萜类物质主要以三萜酸和三萜皂甙为主,目前已经鉴定出的三萜类物质有十余种。三萜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与代谢、抗病、化感和防虫等关系密切。

           3、多糖

           多糖在降血糖、降血脂及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话题,青钱柳多糖也是青钱柳研究中的重点物质。研究指出,青钱柳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其含量约为2%-4%,是活性的重要载体。此外,青钱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肌醇及酚酸等物质,活性成分较为丰富。 

           青钱柳的潜在应用"降三高"

           青钱柳含有的黄酮和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均具有降血糖的作用,青钱柳黄酮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且抑制效果与用量呈线性相关性,能有效减少食物中葡萄糖的释放,降低血糖水平。

           青钱柳多糖是一种有效的降糖物质,不仅能够调控糖代谢,而且对胰岛细胞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其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糖效果。此外,青钱柳对高血压、高血脂也有很好的降低效果。

           在青钱柳的研究初期,有对1150例病人使用青钱柳茶的临床实验,其中高血压患者376例,糖尿病患者620例,冠心病患者124例,体弱、神经衰弱及更年期综合症患者30 例。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的症状改善率69%,降血糖有效率90%,降低尿糖有效率75%;高血压症状改善率81%,降血压有效率90%,降低血脂、胆固醇有效率66%。青钱柳在防治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

           青钱柳虽然名气较大,但实际应用还非常有限,目前主要以代用茶的方式销售。2013年卫计委发布了关于批准裸藻等8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将青钱柳叶列为新食品原料,并且限定开发方式为"冲泡"。该公告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是确认了青钱柳的原料身份,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其次,限定了青钱柳的应用范围,降低企业的沉没成本及监管压力。

           开发存在的问题

           1、开发时间短,研究不够

           我国开展青钱柳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其理化成分及药理功能的研究则始于80年代,距今不过三四十年的时间,相关研究还远远不足以支撑开发的需要,况且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没有国外的研究借鉴,无论在研究广度还是深度上都亟待提高。

           2、产业链条有待梳理

           青钱柳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原始的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虽然目前在人工培育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突破,资源体量大幅增加,但资源相对集中,市场调节滞后性突出,尤其这两年热度的攀升,使价格居高不下。

           3、深度开发很有必要

           青钱柳是中药材的一种,具有祛风,消炎止痛,杀虫,止痒的作用,但其现代化医药应用却很少,归根结底还是研究缺位的问题。再比如保健品,目前审批的青钱柳保健食品一共就3款,而且都是98年之前批准的产品,然后断层至今。从整个产业来看,保健食品的断层是由于产业链条不规范导致的,在代用茶就已经能够获得可观利润的前提下,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深度开发,就显得"不合时宜"。

           目前来看,青钱柳产业还处在发展的"空窗期",各方面的"缺位"问题显著,种植优化、研究深度、品牌引领等还需长期的沉淀。

           作者:慕慕

           慕慕,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食品工艺与配方的设计与研究,现主要从事肉制品的研发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