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β-葡聚糖新生力量眼虫藻及市场现状
近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营养、新型食品和食品过敏原小组(NDA)就干眼虫藻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发布意见,计划将β-葡聚糖含量大于50%的干眼虫藻生物质作为食品原料投入市场,用于补充剂、代餐食品及各类食品中。
考虑到β-葡聚糖在欧洲的受欢迎程度,欧洲β-葡聚糖市场将又进入一名有力争夺者。
β-葡聚糖是指以葡萄糖为单糖组成的同型多糖,葡萄糖单元之间以β-1,3、β-1,4和β-1,6糖苷键连接,因为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而呈现出独特的生理活性。近年来,β-葡聚糖在降血脂、调节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生理功能逐渐被市场认可,市场的潜在需求异常庞大。Markets and Markets曾发表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β-葡聚糖市场规模在2022年将达4.765亿美元,2017~2022年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5%。
免疫功能成为主流
β-葡聚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壁中的一类物质,在谷物及真菌中尤为常见,其在广义上属于多糖的一种。
多糖在食品工业中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原辅料,具有稳定、增稠、保水等作用,比如胶体;
另一类是具有生理功能的多糖,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膳食纤维。β-葡聚糖如果按照功能划分,其也属于膳食纤维系列,但功能体现以增强免疫为主。
研究指出,β-葡聚糖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嗜中性白血球等,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的含量,并且能使受伤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的能力迅速恢复正常,提升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除此之外,其膳食纤维样功能可以增殖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增强肠道的免疫功能。在当下这个免疫需求"迫切"的时代,β-葡聚糖的功能格外受到关注。
FMI(Food Marketing Institute)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β-葡聚糖市场规模约3.078亿美元,预计将以7.5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其中欧洲市场仍将占据主导地位。β葡聚糖在功能上与糖苷键的结构和数量密切相关,因此不同来源的β葡聚糖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干眼虫藻生物质意见的发布,将为多样性的β-葡聚糖再添动力,也预示着新生力量的崛起。
酵母β-葡聚糖
上世纪四十年代,Pillemer博士首次发现并报道酵母细胞壁有一种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之后经过图伦大学Diluzio博士进一步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中提高免疫力的物质是一种多糖,即β-葡聚糖,从而开启了β-葡聚糖研究的热潮。
2010年,我国原卫生部发布了2010年第9号公告,批准酵母β葡聚糖作为新资源食品;欧盟也于2011年发布2011/762/EU号决定,批准酵母β葡聚糖作为新型食品配料上市销售;美国FDA将它列入GRAS中,作为食品原料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食品中。
禾谷类β-葡聚糖
β-葡聚糖是禾谷类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禾谷类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我们常见的"超级谷物"比如燕麦、青稞等也都因为含有β-葡聚糖而凸显价值。有数据指出,谷物来源β-葡聚糖在2014年占据全球β-葡聚糖市场份额的45.2%,为最大的葡聚糖市场,并将在2014~2025年间保持最快的增长速度。2014年燕麦来源的葡聚糖为谷物来源β-葡聚糖市场贡献了69.3%的收入,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降至68.8%。
燕麦β-葡聚糖因来自于天然植物,其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功能显著。欧盟委员会批准燕麦β-葡聚糖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及维持健康肠道功能的健康声称;美国FDA曾于1995和1996年连续两年发布燕麦β-葡聚糖的健康功能声明;我国于2014年批准燕麦β-葡聚糖为新食品原料。
蘑菇类β-葡聚糖
蘑菇类β-葡聚糖的功能表现要优于禾谷类和酵母来源的β-葡聚糖,有很多已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当中,比如香菇多糖、白桦茸多糖等。以香菇多糖为例,香菇多糖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以主链由β-(1,3)连接的葡萄糖基和沿主链随机分布着由β-(1,6)连接的葡萄糖基组成的β-葡聚糖,其在临床上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作用。
蘑菇类β-葡聚糖的活性作用较强,目前以保健和药用价值研究为主,但其本源载体通常可以食用,因此在普通食品中通常以原材料的形式存在。
一是基于安全的考虑,食用菌菇类的安全性很高,不良作用较为少见;
二是基于价格考虑,菌菇类多糖的提取物通常价格较高,在普通食品中应用并不现实。
随着藻类资源开发的日益旺盛,藻类也成为β-葡聚糖的重要来源,常见的有裸藻β-葡聚糖,此次欧盟计划批准的干眼虫藻生物质便属于裸藻β-葡聚糖,而我国早于2013年就批准裸藻为新食品原料。藻类的环保、生长迅速、可持续性等优势将助力裸藻β-葡聚糖成为β-葡聚糖领域的中坚力量。
β-(1,3)-葡聚糖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作为一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的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β-(1,3)-葡聚糖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被人体识别为"非己"物质,产生信号级联反应,激活免疫细胞,因此β-(1,3)糖苷键成为β葡聚糖开发的核心点。
2019年5月27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β-(1,3)-葡聚糖等4种物质批准为新食品原料的征求意见,意见指出,β-(1,3)-葡聚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由普沙根瘤菌发酵制成,其工业化加工将更加便利。
实际上,β-(1,3)-葡聚糖在食品工业中十分常见,比如我国2006年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可得然胶就是以β-(1,3)-葡聚糖为主。虽然β-(1,3)-葡聚糖的具体功能表现尚不清楚,但其可观的市场前景已然呈现。
关键词:β-葡聚糖、酵母β-葡聚糖、燕麦β-葡聚糖、裸藻β-葡聚糖、香菇多糖
作者:ZMY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