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别忽视——我国儿童肥胖情况及营养控制
2019年12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四大联合国机构联合发布了《2019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报告,报告中对儿童的营养情况进行了重点关注,其中儿童肥胖情况尤为严峻。
肥胖情况
报告指出,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018年估计有1570万5岁以下儿童被认为超重。太平洋地区超重率最高,30个地区近十分之一的5岁以下儿童超重,我国的超重率为9.1。我国在营养与健康方面有一套检测系统,每十年会发布一次相关数据,最近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6~17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仅为6.6%,而2012年增加到了16.0%,其中城市儿童的超重肥胖率更高,6~11岁男生的超重肥胖率高达27.4%。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儿童的肥胖率也在提高。
对肥胖的界定目前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成人通常采用BMI的方式测定,而儿童的发育情况差别较大,一般采用WHO推荐的身高体重法,即儿童的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19%为超重,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而由此带来的危害也是方方面面的,比如引发心脏的负担加重、血脂增高、高血压、糖尿病、肠胃消化疾病等。一项在我国六个大城市开展的调查显示,10~13岁超重和肥胖儿童有22.3%出现了血压偏高,3.6%出现血糖偏高。最重要的是,即使在儿童期不发病,肥胖也会给成年期患慢性病埋下隐患。此外,肥胖还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社会"压力",形象不佳、运动能力差等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造成肥胖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1、遗传,有家族肥胖史的儿童更易肥胖,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父母均为瘦体型,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9%~14%。遗传因素带来的是肥胖的概率,不代表一定会肥胖,只是控制肥胖发生的难度要高于没有遗传史的儿童;
2、饮食,肥胖的根源是能量过剩,高热量高脂食物则是诱发肥胖的根本因素。
营养控制
儿童时期通常在饮食均衡方面较为不足,《2019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概况》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仅有过半数的儿童符合最低限度的饮食多样性(MDD)标准。均衡的饮食不仅能够补充充足的营养,而且能有效防止肥胖的发生。
目前有研究证实,儿童肥胖尤其是青春期的肥胖,80%将会延续为成人肥胖,而成人肥胖的直接结果就是身体器官的受累,是造成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元凶,也就是说预防儿童期的肥胖是关乎一生健康的大事,而儿童的自律能力较差,父母和社会在这个阶段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父母是儿童肥胖的第一责任人,要科学运用相应的营养知识,不要盲目补充营养。儿童肥胖就是最典型的营养过剩,其主要是因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过多摄入,导致脂肪在体内的积累。单从常见的营养补充剂来讲,蛋白质或许是最不容易引起警觉的一种,蛋白质摄入后,经消化、代谢便产生氮,再经过肾 脏排出体外,而肾 脏的排氮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蛋白质的摄入会造成肾 脏负担的增加,时间久了则会造成肾结石、慢性肾炎等肾 脏疾病,补充蛋白反而得不偿失。
维生素C和钙也是儿童常补充的营养素,过多同样不利于健康。维生素C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同时也会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但过多维生素C不仅会造成体内尿酸的增高,而且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问题。儿童期补钙就更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科学话题,补钙不仅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而且能预防骨骼的外力受伤。201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钙依然是中国居民最缺乏的营养素,人均摄入量为405毫克,仅为RDA要求的49.2%,补钙思想深入人心。但过多的钙也不利于健康,长期的钙摄入过多会造成高钙尿症,增加泌尿系统结石产生的几率;会导致骨骼的过早钙化,从而使身高发育受到限制,与补钙的初衷南辕北辙;钙过多还会造成铁、锌等元素的吸收受阻,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的问题。所以说,父母要把好营养补充的第一道防线。
学校则是营养知识的传播地,是提升儿童自律水平的重要场所,并且学龄期儿童绝大部分至少每天有一顿饭是在学校吃的,学校的营养餐则更加重要,不仅可以切身给孩子补充营养,还可以起到模范标杆作用。
《2017年中国居民食品营养健康关注度大数据》中对儿童饮食进行了科学推荐:
0到6个月幼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适当补充维生素D;
7到24个月龄婴幼儿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科学添加辅食,不强迫进食,并建议从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食物多样;
2岁到5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饮水;
6到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目前来说,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饮食缺陷风险依然严峻。各个年龄段一定要秉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是6-17岁龄的群体一定要注重体重的控制,否则会大幅增加自身的患病风险,无形中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
关键词:儿童肥胖 营养均衡 饮食控制
作者:慕慕,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食品工艺与配方的设计与研究,现主要从事肉制品的研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