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菜籽油的"双低"解读
菜籽油是用油菜的种子榨取的油脂,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野生油籽油菜的出现。明朝的《天工开物》就有关于油菜籽榨油的记载:"胡麻每石得油四十斤,莱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台子(油菜籽)每石得三十斤,菘菜、苋菜子每石得三十斤,茶子得一十五斤,黄豆得九斤。"清朝乾隆皇帝也曾有一首诗词《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如今,菜籽油已成为世界三大食用油之一。
产销分布
在菜籽油产量上,目前全球菜籽油主要生产国或地区有加拿大、欧盟、中国、印度、乌克兰和澳大利亚等。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全球菜籽油产量为2796.2万吨,其中中国菜籽油产量698.1万吨,占比24.97%,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加拿大占比14.84%,印度和日本分别占比7.61%、3.82%,欧盟占比34.53%。在菜籽油消费上,我国不仅是菜籽油的最大生产国,也是菜籽油的最大消费国,占比28%,欧盟28国占比为33%。
菜籽油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达到92%以上,其不饱和比例比我们常见的其他食用油都要高。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以油酸最为丰富,优质菜籽油中的油酸比例可达61%以上,仅次于橄榄油,还有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菜籽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甾醇、生育酚及酚酸等活性成分,具有预防冠心病、改善脂质代谢、抑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健康功能。
双低菜籽油是啥?
说到双低菜籽油,我们先从菜籽油的历史说起。看似历史久远,而实际菜籽油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历史。早期的油菜一直是野生的状态,还无法进行人工培育,直到1936年加拿大才第一次成功进行了人工种植,而作为食用油还要晚上个十几年。
随后人们发现,压榨菜籽油后的饼粕不仅含有特殊气味,不受动物喜爱,而且里面的芥酸会沉积在动物的心脏、骨骼、肌肉等组织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动物试验发现,芥酸能在心脏、骨骼及肌肉纤维等组织中沉积,并且芥酸不能有效的代谢,使肾、肝以及其他机体中毒,造成结缔组织出现裂缝,冠状血管纤维化等问题,此外,芥酸还可使血小板减少。
于是,对低芥酸、低硫苷菜籽的培育就提上日程,加拿大是**培育双低品种的国家。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联邦政府修订食物安全标准,规定食用油中的芥酸含量不超过5%,同年加拿大农业部推出第一个低芥酸品种-奥罗,此后还有斯班、托奇等多个品种,到1972年全国基本都更换为低芥酸品种。1974年曼尼托巴大学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托尔。1978年加拿大榨油产业协会注册Canola(卡诺拉)商标,用以区分双低型油菜,随后卡诺拉风靡全球。
经过不断的引进与推广,世界范围内的菜籽油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其芥酸从最初的30%以上,降到5%以下,饼粕中的硫苷也降到3mg/g以下。经过不断优化培育的菜籽油迅速得到其他国家的引进,现在的品种多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杂交培育的,有些品种中的芥酸含量已经非常低,1996年加拿大和美国先后培育出的菜籽油中的芥酸低于1%和0.6%。
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国内,国内是菜籽油的主产区,但国内外菜籽油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其最主要的差异便是油菜籽在芥酸和硫苷的含量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大力推广低芥酸、低硫苷品种的种植,称之为双低品种。双低菜籽油则是用双低油菜籽榨的油脂,其芥酸含量应在3%以下,达到此标准的菜籽油可以称之为双低菜籽油,这也是许多商家的宣传点之一。
双低菜籽油的优势
首先,双低菜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合理。ω-6与ω-3脂肪酸比例为2,要优于推荐值,对于心脑血管问题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另外,菜籽油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甾醇含量低于玉米油,但高于其他食用油,是大豆油的54倍。1986年加拿大科学家在研究发现食用菜籽油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素的形成,可有效降低脑血栓发生几率。1989年,加拿大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食用低芥酸菜籽油43天,总胆固醇降幅达两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幅达两成以上,可以有效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病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几率。
其次,抗氧化物质丰富。菜籽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50毫升的菜籽油就足够一个人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E总量。菜籽油中还含有多酚类抗氧化剂,2008年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油菜籽的多酚含量是其他常规油料作物的14-40倍。1996年,瑞典科学家在研究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对癌症促发因子的影响时,发现在所有男性对象中,食用菜籽油后,癌症促发因子明显降低、含量仅为食用葵花籽油的1/4;在所有女性对象中,这个比例达到1/5,而3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比例高达1/26,表明30岁以上女性更应该长期食用低芥酸菜籽油。2010年,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经过菜籽油处理的两种乳腺癌细胞生长速度只有未经菜籽油处理的一半,不止是乳腺癌,食用低芥酸菜籽油还可以降低各种癌症发病率。
普通菜籽油不能吃?
目前,我国油菜籽双低品种的覆盖率已经超过90%,其芥酸含量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以主产区湖北省为例,其芥酸含量普遍在5%以下,再经过初步的加工处理,芥酸含量已经不再是大问题。换言之,普通菜籽油也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当然,我们在选购的时候有一点需要注意,一定要选购正规厂家的产品,在原料和过程控制方面有保证,"土榨"的菜籽油并不是香饽饽。同时,消费理念要清晰,莫要被"双低"概念绑架。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