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黔酒中国行走进“冰城”哈尔滨
11月20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2019“多彩贵州风 黔酒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在哈尔滨隆重举行。以茅台酒为代表的30余个贵州名优白酒品牌集体亮相,向“冰城”人民展示贵州省白酒的品牌、品质魅力。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贵州中小企业网、贵阳晚报等贵州省媒体,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新闻网、东北网、黑龙江网、黑龙江经济网、黑龙江工人报、哈尔滨政府网、冰城网、龙头新闻等黑龙江省媒体参与并报道了本场活动。
整个活动以激光秀作为开场,以“赤水河沿线企业集群”为主线,凭借现代科技声、光、电全方位地呈现赤水河生态环境,360度沉浸式展示赤水河酿造黔酒,追求**酿造工艺经历的时间过程。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贵州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班程农,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冰,贵州工业与信息化厅副厅长张琦,遵义市政府党组成员领导郎永杰、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正强等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推介活动上,相关领导和酒企负责人纷纷发表对本次黔酒中国行的想法。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冰对于黔酒来到哈尔滨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贵州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长期以来,两省之间历史渊源深厚,合作基础良好、潜力巨大。我们将以此次黔酒中国行(哈尔滨)宣传推介活动为契机和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贵州省白酒产业的多方位合作,提升两省白酒产业合作水平,加快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贵州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班程农在推介讲话中介绍了贵州白酒的优势。他说道:“贵州白酒,贵在资源的稀缺化、贵在品质的差异化、贵在品类的特色化、贵在价值的最大化”。他还强调:“要全力把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打造为‘生态基础最牢固、生产工艺最独特、产品品质最卓越、标准体系最权威、产区品牌最响亮、酱酒文化最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
遵义市与哈尔滨市白酒产业的合作由来已久,曾举办过遵义十大名酒走进“冰”城的宣传推广活动,为两地深化合作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织成员郎永杰在发言中提到:“遵义已经形成了以茅台为引领,以习酒、汉酱酒、国台酒、珍酒、百年糊涂酒、酒中酒、小糊涂仙酒、董酒、金酱酒、钓鱼台国宾酒等遵义名酒为骨干的白酒航母舰队。”并向大家深情地介绍遵义美酒的魅力,在于其“源于它的红色基因、源于它的绿色气质、源于它的匠人精神。”
作为贵州白酒产业的领军人物,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正强也发表了对黔酒发展现状的看法,他说:“贵州白酒板块,正在从早期的零散工业分布,成长为全球化背景下,富有影响力的品牌‘特区’。今天的贵州白酒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包容、开放,协同发展的氛围也越来越强。”
启动仪式结束后,还进行了赤水河谷酱香贵州主题表演和大美酱香主题品鉴环节,在专业品酒师的带领下,嘉宾们现场品鉴了茅台酒,从开瓶、观赏、闻香、品尝等四个维度感受其独有的酱香美学,让来宾从视觉上、味觉上,全方位地感受酱香白酒坚守传统工艺的匠人精神与幽雅细腻、空杯留香的口感。
随后,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陈宗强,贵州国台酒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蒋默脉,贵州金沙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钢,贵州董酒公司副总经理姜国庆也分别作了精彩发言,展现了各家黔酒既集酱香产区之大成,工艺、原料上又不断推陈出新,共同提升产区品牌竞争力,促进黔酒品牌多样化、多元化的品牌现状。
最后,中国酿酒大师、贵州白酒形象代言人季克良大师对黔酒做出了综合点评,他阐述了茅台酒、贵州酒与健康的关系,并向现场来宾们道来喝茅台酒不伤身“秘诀”。整场活动在唯美的沙画表演中落下了帷幕。
黔酒走进“冰城”,开拓东北酱酒市场
今年“黔酒中国行”最后一站选择的“冰城”哈尔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从行业发展战略看,以黑龙江省、辽宁省为主的东北酱酒市场远未饱和。以茅台酒为例,东三省占比仅仅10.7%,较贵州低了近10个百分点,比河南、广东、北京也有3%-4%的差距。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白酒领域,黑龙江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延伸消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贵州在生产加工、技术工艺、原料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势明显,两地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此行,对贵州白酒而言,传递黔酒声音、讲好黔酒故事、写好黔酒文章、彰显黔酒魅力、提高黔酒知名度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4年,中国白酒整个行业进入深入调整期,白酒行业处于一个“寒冬期”,虽然国内企业纷纷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应对大环境带来的压力,但仍然“寒意”十足。而白酒作为贵州重要的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在贵州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然重视度较高,不容忽视。为提振贵州白酒发展信心,为助推企业在深入调整期中“突围”,加速贵州白酒在全国市场的深度布局,提高贵州白酒市场占有率,由此,黔酒中国行正式诞生。
“黔酒中国行”自2014年的第一场北京站活动举办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六年来,黔酒中国行走过了北京、广州、兰州、济南、杭州、西安、郑州、大连、深圳、上海,南昌等11个城市。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本与项目对接,经销商、商超、企业集团、电商等与酒企对接,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市场营销渠道上取得明显成效。贵州省政府组织“多彩贵州风 黔酒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在全国开创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营销模式的先河,不断影响着中国白酒产业品牌与渠道变革中的新局面。
迎酱香白酒市场风口,造一流世界核心产区
从2017年起,在贵州省政府和茅台集团的引领下,贵州白酒产业迎来了酱酒发展的“黄金时期”。享有“美酒河”盛誉的赤水河流域,其环境、气候、土壤、水质等资源条件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造就了贵州白酒醇厚、悠长的优秀品质,精准地契合当代消费者“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理念。需求拉动消费,2018年我省白酒产业实现了利润总额保持全国白酒行业第一位、出口创汇排名****位、“双11”期间电商销售排名****位、工业增加值排全省工业第一位等“四个第一”,而2019年1-10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898.7亿元,增加值865.45亿元,同比增长14.7%,数据表明了贵州白酒正实现稳定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提升贵州白酒品牌的市场地位,培育白酒品牌梯队刻不容缓。在这种大背景下,贵州省委、省政府上下实施白酒产业振兴行动,按照“做大、做强、做特、做优”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出全力把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打造为“生态基础最牢固、生产工艺最独特、产品品质最卓越、标准体系最权威、产区品牌最响亮、酱酒文化最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伟大构想,这也成为2019年“黔酒中国行”的活动主题。
未来,中国西南的贵州将继续依托不可复制的生态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我省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核心优势,全力把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打造成为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推动贵州白酒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新风向标。
在贵州白酒发展的进程中,黔酒中国行时至今日,它已成为贵州整体向外推介白酒的一张靓丽名片,已为贵州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吹响了号角。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