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香榧子的功能及开发前景

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又称中国榧、榧子、玉榧等。香榧是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其果实是坚果类产品,营养价值丰富,富含油脂,其干果被称为香榧子。
食用价值
香榧子仁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脂肪含量约为49.3%~58.0%,而以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三烯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5%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具有调节血脂、清理血栓、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香榧子是名副其实的功能油脂。此外,香榧子经炒制后可作为营养丰富的上等干果,且嚼后具有芳香气味,干果制品也是香榧子现阶段的主要应用场景。
药用价值
香榧子也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很多医学著作中对其药理作用有记载,《神农本草经》载其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本草再新》记载: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呵喘,去瘀生新。现代医学研究指出,香榧子仁中含有4种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和预防淋巴肉瘤有益,可用于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杀虫能力较强。临床中,香榧子仁多用于治疗钩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
另外,香榧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假种皮也是很好的功能性原料,香榧果实的假种皮占整个鲜果的一半以上,香榧假种皮中含有的活性物质非常突出,主要有木质素类、二萜类及多种挥发油,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要明显优于香榧子油,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抑制艾滋病病毒生长和抗氧化的作用,是值得二次利用的丰富资源。
开发前景
现代研究指出,香榧仁提取物及其萃取组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功能,通过对其组分的分析,其主要是通过抑制某些代谢酶的活性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降血糖
随着"高血糖时代"的来临,高血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且范围依然呈现扩大的趋势。关于控制血糖的问题,生活中通常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实现,而对于病症型的高血糖通常会通过降糖药物治疗,重度患者则需要注射胰岛素。通过对降糖机制的研究,人们发现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糖途径,因其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也被称为"未开发的钻石"。
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能催化α-1,4糖苷键水解。当其活性被抑制时,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从而降低餐后和空腹血糖峰值。研究指出,香榧仁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阈值仅为0.14mg/mL,远低于糖尿病临床治疗药物阿卡波糖的1.29mg/mL,是非常有效的降糖途径。
2、降尿酸
尿酸高也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代谢疾病,是因嘌呤物质的代谢紊乱而产生,高尿酸环境也是诱发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肾结石、高血压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因素之一。在核酸的代谢过程中,XOD是一种重要的复合性黄素蛋白酶类,它能催化体内的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产生尿酸和过氧化物自由基,其活性与尿酸水平具有直接相关性。香榧仁提取物在XOD活性抑制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总酚等物质有关。
伴随着功能食品市场的高温态势,香榧子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其在应对高血糖、高尿酸等常见病方面的作用,使其有望成为新的应用热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