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天麻的食品应用趋势逐渐明朗
天麻又名离母、鬼督邮、神草、合离草、水洋芋等,其根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百草经》就有关于天麻的记载:"赤箭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霉、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一名离母,一名鬼督邮。生川谷。"天麻常生长于海拔1200-1800米的林下肥沃土壤中,主要以野生状态存在,在我国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分布。因野生天麻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其长久以来主要作为高价值的药材使用。
天麻的药理功能
研究指出,天麻的功能主要与三类物质有关,天麻素、天麻苷元和天麻多糖。天麻素是评价天麻质量的首要指标,是药典中规定的目标成分,具有治疗高血压、抗氧化、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天麻苷元又称对羟基苯甲醇,其能通过抑制内钙释放和外钙内流达到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天麻多糖是α-(1-4)吡喃型D-葡萄糖,含有少量鼠李糖和甘露糖,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抗炎、抗辐射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天麻在临床上多用于平肝熄风,定惊熄痛,祛风湿止痹痛,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小儿惊痫以及风胜痹症等。在临床上也用于治疗成人及小儿癫痫病、紧张性头痛及梅尼埃病等。
天麻的保健功能
随着人工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天麻的产量大幅增加,药用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其应用正向食品行业延伸。天麻用于保健功能的记载由来已久,北宋时期的《本草衍义》有载:"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可见其保健价值突出,目前是我国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
天麻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有单品和复方两种模式,对于天麻单品而言,天麻素是其主要功能成分,也是的衡量指标,改善睡眠是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单品在功能上更具指向性。在复方产品方面,其产品的功能较为多样化,但都不脱离天麻的功能,比如与酸枣仁搭配的改善睡眠作用,与西洋参搭配的提高免疫力作用,与杜仲、葛根等搭配的降血压作用,复方产品在功能上呈现叠加和延伸效应,其复方产品更具竞争力。
天麻的食用展望
保健食品是天麻食用的一种表现,但其限制也较多,天麻的食用价值亟待发掘。自古以来,天麻在民间都有直接食用的习惯,但处于安全性的考虑,目前对于药品转食品的验证异常严格。天麻的成分与产地有关,贵州作为天麻主产地,产出的天麻具有典型代表性,天麻也是贵州三宝之一。早在2013年,贵州就提交了天麻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并且在2014年底正式进入申报程序。截止目前,天麻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其能否通过仍是未知数,但其前景非常光明,比如吉林人参就耗时7年才通过评审。,
从长远分析,新食品原料的申报是天麻扩大食用范围的必经途径,其食品身份可以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酒水、饮料等领域,从而带动天麻产业的良性循环。另外,有研究还指出天麻的另一条发展途径,可以作为酶及微生物发酵的促进剂,虽然其作用机理还在研究中,但也是天麻应用的重要途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