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以菌“养”土 水果萝卜远离病害
7月25日,天津市大良镇田水铺村村民时更生正在做萝卜种植前的土壤处理工序。4斤复合菌剂、20斤麦麸、80斤营养土,时更生将其混合后,撒在地里,然后用机械翻地,铺上地膜,利用高温进行土壤消毒20天后就可以种植萝卜了。虽然萝卜还没种植,可时更生却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田水铺萝卜和沙窝萝卜一样,都内植着天津“卫青”萝卜的基因,流淌着“卫青”萝卜的血液。田水铺村种植青萝卜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品种几经更新换代,如今变成了“七星”水果萝卜。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萝卜的时更生信心来自哪儿?“关键就是用了复合菌剂做土壤处理。去年,作为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清)试验站的试验点,我尝试用天津农学院研发的复合菌剂和高温土壤生态消毒技术,结果萝卜的个头大、品相好,病虫害更是少有发生,亩产提高了2000斤。”时更生说,村里的萝卜种植户看到了效果,今年有十几户加入了示范行列。
如何才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如何才能提高果蔬品质?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植物保护岗位专家、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教授王远宏告诉记者,耕作质量受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三年前,天津农学院开始有针对性的筛选微生物,研究应用复合菌剂的绿色防控技术。“复合菌剂要具备耐高温和免疫力强的优点,所以在实验中最终定位芽孢菌和曲霉菌。芽孢菌耐高温,曲霉菌不仅耐高温,且能够分解有机质,促进植株吸收。在实验中证明,两种菌混合使用明显比单一使用效果好,能达到复合增效的目的。”
去年,田水铺村村民任晓东也参加了试验。他说:“因为常年重茬种植萝卜,所以黑根病非常普遍,已经成为萝卜主要病害之一,导致萝卜长势弱、形态差、品质差,采后储藏难。”作为试验点,任晓东在日常管理中明显感觉到黑根病发生率大幅降低,而且线虫病害也得到控制。
2018年试验点数据显示:田间施用复合菌剂,经翻耕、覆膜20天后线播萝卜种子,黑根病最终防治效果为84.97%,以往常年发生的线虫病害也基本不再发生,防效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出了优良的防治效果。同时,萝卜平均亩增产1800斤,萝卜生长匀称,一致性好,亩增收3000元左右。
王远宏介绍,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充分利用农户7-8月间土地休闲期和气温高温自然条件,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将耐高温菌剂和有机肥一起施用于田间,土壤消毒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后期防治喷施1-2次绿色化学农药即可达到全程防控目的。这一措施可以大幅降低土壤有害物质、病虫基数,后期土壤有益菌群上升,有利于萝卜生长代谢和养分储存。
该套集成技术也可以在黄瓜、西瓜、甜瓜、草莓、番茄上应用,对病害防治效果也非常显著,可在推广应用上也有难处。王远宏解释到,目前示范点所用的菌剂都是实验室小规模发酵出来的,生产周期长、不利于大规模示范推广。同时,复合菌剂还需做成其他剂型,因地制宜,改善应用方式单一的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真菌固体发酵生产能力,方便剂型使用,为未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