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啤酒的历史更迭——大浪淘沙,谁主沉浮?
哈哈,各位小伙伴们,又到了夏天啦,夏天有什么娱乐活动呢?当然是喝啤酒撸串吃烧烤啦,特别是在沿海城市,海边烧烤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岛有句话喝啤酒吃蛤蜊,沿海城市总是少不了海鲜,但是喝啤酒吃海鲜会有中风的危险哦,大家还是小心为妙。我的家乡是烟台,到了夏天的时候,现在毕业季总有一大批学生相约在海边进行沙滩烧烤,与大海的亲密接触让这场party更加尽兴,如果想要更嗨一点,当然免不了来点啤酒啦。啤酒作为一种外来饮品,在1907年德国造酒厂制出杯啤酒,一名中国人尝后说到:马尿。到如今,在街上都能看到人们拿着一瓶啤酒啜饮,这中间的改变是巨大的。
说起啤酒,我们免不了来了解一下啤酒企业的发展历程。首先是要从青岛啤酒说起,青啤不仅仅是啤酒,而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作为中国的品牌产业,自当承担起民族的历史责任和使命。青啤的前身是德国建立的酒厂,后来青岛被日本人抢占了,之后国民党又经营了青岛啤酒厂,在49年青岛解放的时候,国民党回头看了一眼残破的酒厂,裹着金银细软就跑路了。后来青啤在70年代发展壮大,在这个时候,啤酒都是限量销售的,为了喝上一瓶啤酒都要买两个小菜进行捆绑销售。
同时,燕京啤酒在后面默默赶超,燕京啤酒拓宽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买了几千辆车几千个销售人员跑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自己供货,而青岛啤酒整个厂子的销售人员只有5个人。并且在青啤上市不久之后,燕京啤酒也上市了。青岛啤酒募集资金16个亿,燕京啤酒募集资金12个亿,资本的力量相差不大了。两家企业上市之后都采取了并购的方式,但是模式不同,青岛啤酒在前有狼后有虎的状况下,选择了去收购当地生产啤酒的小企业,不过都以亏损收场。而燕京啤酒与当地啤酒龙头进行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不论是从产量还是盈利能力都超过了青岛啤酒。
在老大老二互相争夺市场的时候,老三杀了出来,就是华润集团,整个财大气粗的公司,作为一个门外汉从未涉及到啤酒的业务,只是从青岛啤酒的招股说明书中发现啤酒业务的前景。一方面进行收购,一方面与南非的啤酒厂合作,这样既有技术又有资金的企业,免不了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果不其然,华润收购的步伐没有停下来,迅速收购了多个当地的啤酒品牌,并且砍掉了许多只留下一个雪花品牌在当地啤酒厂生产线进行量产,现在我们熟知的广告语“喝雪花,勇闯天涯”,而青岛啤酒品牌众多,不想浪费当地的品牌资源于是保留了一些,但是销量都不理想,也逐渐减去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浪费掉了许多资源消耗了品牌。而本身作为老二的燕京啤酒是一家没有引入外资的上市啤酒巨头,但是国企制度使得人员冗杂,内部缺乏活水。起步早,跑的快,但是后劲不足,逐渐被踢出了梯队。
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中国的啤酒产量已经占到全世界的1/4,这其中华润居首(27%),青啤(18%)和百威(17%)次之,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不到10%。这5家公司瓜分了全国近80%的市场份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要想能够一直屹立不倒,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决策,坚持创新。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