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功能化食用油动了谁的奶酪?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能赋予食品独特的口感及风味,小到居家生活、家庭作坊,大到餐饮业、食品工业生产,都有食用油的身影,如果说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那食用油就是食品工业的"脊梁",它承载着食品的未来。
食用油需求的广泛性,造就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食用油企业施展浑身解数、竭尽所能的推出产品,以期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食用油功能体现上,各路厂家更是不遗余力。近日,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布了27项粮食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中《高油酸花生油》和《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最引人注目,这是国内首次对食用油这两项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
油酸被称为"安全脂肪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其"功能性"是食用油市场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油酸食用油在国外的概念兴起较早,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趋势下,国内也相继开展了高油酸食用油的推广。除了征求意见稿中的高油酸花生油外,还有高油酸豆油、高油酸菜籽油等。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是以食用植物油与中链脂肪酸或者含有中链脂肪酸的食用油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制得的商品油脂,属于一种功能性的合成油脂。作为合成油脂,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的功能性得到广泛认可,国内外有众多研究已经证实其功能的有效性。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具有降低血清TAG和胆固醇水平、提高免疫力、防止肥胖等多种生理功能。其实,早在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就批准了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为新资源食品,但随后的市场开拓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发展并不理想。
高油酸和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标准的发布,意味着行业发展已经由趋势开始向现实转化,二者的健康效应正符合时下消费者的诉求,起到积极引导消费需求的作用。有业内人士分析,高油酸食用油标准的制定,将加快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市场数量向产品质量转变,对国内食用油的市场格局将产生有力冲击,橄榄油市场或许"首当其冲"。
纵观市场,橄榄油是目前高油酸食用油的标杆级产品,在国外被誉为"液体黄金",足见其优异的健康功效。国内橄榄油产业起步较早,产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上游及白龙江和嘉陵江等长江支流,整体规模较小,目前国内橄榄油消费仍依赖于进口。橄榄油价格较高,其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及消费潜力大的中高产阶级,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提升,国内橄榄油的消耗量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国内对于橄榄油的需求与西方不同,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橄榄油比较适合做西方料理和比较不耐高温美食料理,尤其适合居家拌菜、沙拉等。而国内的消费需求更多的向健康效应倾斜,高油酸食用油标准中指出的油酸含量是73%-87%,与橄榄油旗鼓相当,并且高油酸食用油更适宜进行高温烹制,比较符合国内的饮食环境,因此对于橄榄油产业的冲击不可避免。
在国内橄榄油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国内橄榄油产量也大幅提升,业内人士担忧高油酸食用油也会对国内橄榄油产量的增长产生"压制"效应。因国产橄榄油在国内总体消费量中占的比例很低,况且国内橄榄油在价格上也较进口产品更加亲民化,因此对于国内橄榄油产业的冲击十分有限。而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在国内市场没有品类竞争,其发展态势将要比高油酸食用油更加迅猛。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