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专家呼吁加快发展香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5月25日,第三届中国香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山东省新泰市开幕。本次研讨会由天津科技大学、新泰市人民政府主办,新泰市禹村镇老寨山香椿协会承办。来自中国经济林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等专家学者,以及国内香椿加工企业代表、香椿种植户200余人,相聚一堂,共商香椿产业发展大计。
与会专家表示,香椿兼具较高的材用、食用、观赏和药用价值,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和壮大香椿产业,可以兼收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专家呼吁各地可扩大香椿种植面积,积极构建育种、栽培、管理、采收、保鲜到物流、贮藏、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并尽快制定出台行业标准,守住安全底线。
香椿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耐土壤贫瘠、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昌禄教授说,作为蔬菜食品,目前的香椿加工工艺还比较传统,主要加工品种为腌制品、香椿罐头、香椿酱等初级产品,目前香椿药用等深度开发尚属空白,技术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很少。开发出高附加值的香椿产品将是产业发展方向。
“绿色食品香椿的开发需要高标准引领指导生产,守住质量安全底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张京芳教授呼吁,产品标准化是消费者选择的基础,面对潜在的巨大市场,标准缺失成为制约消费者选择的障碍。
据史书记载,早在明朝时期新泰香椿就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年来,新泰市香椿种植大镇禹村镇党委政府把香椿产业作为富民工程,优化种植模式,做优香椿深加工,探索出一条以香椿产业为依托,以产业联动、助力脱贫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目前,新泰市已发展种植面积2.2万余亩,年产量达2万吨,在保留传统椿芽酱、椿芽茶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牛肉+椿芽”“鸡肉+椿芽”等系列新产品,畅销全国。
研讨会期间,落户禹村镇的泰安市香椿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禹村镇积极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依托禹村镇老寨山香椿种植基地,搭建起产学研合作平台。禹村镇党委书记李希刚表示,这种“基地+研究院+高校”的合作新模式,将为香椿产业成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经济林协会香椿分会筹备会议同时召开。即将成立的中国经济林协会香椿分会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挖掘开发香椿食、药、用等多种功能,为香椿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两歧双歧杆菌 BGN4 是从人类肠道中分离出的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属于双歧杆菌属。该菌呈杆状,常带有分叉,形似 Y 或 V 字形,无鞭毛,不形成芽孢,细胞长度约为 1.0-3.0µm,最适生长温度为 36℃-38℃,pH 适宜范围是 5.0-8.0,仅在严格厌氧环境下才能高效增殖。
如果你曾经见过日本弹珠汽水 Ramune,一定会被它那颗“玻璃弹珠”封口的设计吸引,并对它的打开方式感到新奇。这种古怪又好玩的包装其实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是碳酸饮料早期的密封技术尝试。虽然早被现代瓶盖、铝罐取代,但这种独特瓶型和互动式开启方式,至今仍在日本和印度的汽水文化中保留下来。
橙皮苷是柑橘属水果果皮中的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比如柠檬、柑桔、代代花等果皮中就含有丰富的橙皮苷。橙皮苷是一种二氢黄酮衍生物,具有双氢黄酮氧苷结构,呈弱酸性。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品添加剂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为食品增添了美味与可口,更在保障食品长期安全与营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演变,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与运用已然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焦点议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亚型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社会压力等因素导致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白面包香精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强化白面包特有香气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糕点以及相关饮品的生产中。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断提高,白面包香精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特点,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