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保健食品乱象整治进行时:直销审批暂停办理,多地加强监管

    2019-04-19 来源:中国商网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直销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成果,同时要求各地监管部门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管。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直销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成果,同时要求各地监管部门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管。据了解,目前,商务部已经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备案等事项。业内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大部分保健食品企业采取的是直销模式,通过对于这种销售模式的从严监管,可以净化保健食品市场环境,有利于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部分保健食品企业变相传销

           直销模式为什么会被严管?这要从直销和传销的关系说起。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印波介绍,直销和传销都是无店铺交易的衍生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是由美国纽崔莱公司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率先启用的。当时纽崔莱公司研发了诸多保健食品,但由于人们并没有使用这些新型产品的习惯,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纽崔莱公司想到了通过人际关系口耳相传的方式来推广产品,设计一定的分享模式,让推荐人从被推荐人身上获取一定的提成,让消费者同时成为经销商。这种模式很快就赢得了市场,并迅速扩张。

           而这种商业模式由于其裂变效应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作金融骗局,即没有产品或者只有道具产品,完全依靠拉人头收取入门费来经营,这样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可以获利,其他人都成了受害者。

           据了解,2005年,国务院通过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正式规定了中国法律语境下传销和直销的定义。我国的合法直销是指持照合规的单层直销。而其他模式,包括多层次直销均被认定为传销。

           印波表示,单层次直销盈利空间较少,而多层次销售只要能够卖出商品或拓展市场就能获得相对丰厚的收益,自己既可以是经销商又可以是零售商,许多企业也因采取这种模式获利颇丰且迅速扩张并占领市场。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情况,例如收取高额加盟费等,使得拉人加盟的收益远大于正常销售商品的收益,很多人也因此走上了传销的违法犯罪道路。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专家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传销具有以下“三高”特点:,成为代理的门槛高,即需要交纳高昂的代理费、加盟费;第二,承诺高回报,只要拉更多的人加盟,就有更高的回报;第三,高频率洗脑,让销售人员相信产品物超所值,虚假宣传。

           据记者了解,自从2006年商务部颁发直销牌照开始,我国已有91家企业拿到了直销牌照,其中有73家经营着保健品业务,占比高达88.2%。

           上述受访专家表示,保健食品行业中有很多企业打着直销的幌子做传销,“很多销售人员为了收取加盟费,进行虚假宣传大力发展‘下线’。这些‘下线’被洗脑后,便相信保健食品可以治疗疾病,结果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在行业内发生多次,而且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他说。

           去年12月25日,自媒体丁香医生发表文章《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曝光了天津权健公司的不法行为。据了解,权健公司虽然获得了直销牌照,但从2012年至去年,旗下的经销商系统和相关网络在我国多个省市都被公安部门定性为传销抓捕过,至少有三起被法院判处组织领导传销。

           对直销企业资格审批从严

           自从权健公司被曝光后,华林、无限极,以及如新等保健食品行业内的直销企业都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以如新为例,人民日报曾连续发三篇文章指责如新涉嫌传销、违规操作并利用群体效应进行精神控制等。国家工商总局曾通报如新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超产品范围从事直销、夸大产品功效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个别销售人员存在擅自直销、欺骗及误导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2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针对直销行业有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商务部已经暂停办理直销相关的审批、备案等事项,正在积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保健市场整治工作。还将建立直销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信用“黑名单”制度,加大违法失信的成本。

           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去年,仅只有一家企业拿到了直销牌照。有媒体评论认为,我国的直销行业管理已经进入了史上最严的监管期。

           今年4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应按照《直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直销经营主体的监管,关注其是否获得直销活动区域许可,是否及时变更直销经营许可和企业登记注册事项等;加强对直销员招募活动的监管,关注招募主体、招募对象和招募广告内容是否合法,是否以交纳费用或购买商品作为发展直销员的条件;加强对直销培训活动的监管,关注直销培训员是否持证上岗,培训内容和方式是否合法;加强对直销经营活动的监管,关注退换货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直销产品是否超出产品核准范围,是否有夸大或虚假宣传及欺诈消费者等情形;加强对计酬行为的监管,关注计酬奖励制度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团队计酬等违法行为。

           另外,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分销直销企业产品的经销商及各类经营主体的监管,应对辖区内直销企业的经销商的注册登记信息加强了解,关注其是否有固定经营场所,是否具有合法营业执照,是否与直销企业签订经销合同,是否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摆放营业执照,是否在经营活动中遵守各项法律规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应充分运用各种监管手段,督促辖区内直销企业经销商不得从事直销活动,不得对产品进行夸大虚假宣传,不得以直销企业名义从事商业宣传、推销等活动,不得组织或参与传销。对有证据证明经销商的传销行为系按照与直销企业的约定或者由直销企业支持、唆使的,由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罚经销商的同时处罚直销企业。

           意见还指出要加强对直销企业合作方、关联方的监管。加强对各类直销会议的监管。

           一位曾经从事保健食品经销的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目前各地对于可以创造巨大税收、解决就业的产业是有所保护的,这就难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另外,监管部门在监管时会有一定难度,取证较为困难,如果没有人举报,一般不会管。他希望可以出台可行性更强的方案,让保健食品行业可以健康发展。

           中国保健协会的相关专家表示,对于传销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惩处的力度,必要时可以吊销牌照,强制退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监管可以有效地结合,以防止直销企业打着合法经营的名义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另外,一些社区的宣传部门也应当对市民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增加群众的甄别能力。

    相关阅读
    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7-03
    别光馋“长安的荔枝”了,解锁荔枝的营养与功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2025-07-03
    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功效论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2025-07-03
    接骨木莓多酚类化合物的价值与多元应用研究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025-07-03
    板栗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25-07-03
    裹包机:高效包装的自动化利器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