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野菜抗癌纯粹是个伪科学命题

    2019-04-18 来源:食品伙伴网
    春夏时节,草木萌发,各种植物纷纷吐露新芽,又到了一年采野菜的好时节。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各大公园被"挖野菜大军"占领,特别是奥林匹克公园和东坝郊野公园,大片二月兰被"掐尖",蒲公英也被连根拔起。但是路边的野菜真是不采白不采吗?关于野菜,你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呢?

           辟谣

           春夏时节,草木萌发,各种植物纷纷吐露新芽,又到了一年采野菜的好时节。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各大公园被"挖野菜大军"占领,特别是奥林匹克公园和东坝郊野公园,大片二月兰被"掐尖",蒲公英也被连根拔起。

           但是路边的野菜真是不采白不采吗?关于野菜,你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呢?

           野生的就是绿色蔬菜?

           安全性和生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野菜也称野生蔬菜,通常是指在野外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根、茎、叶、花或果实等用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共有野菜213科、约1800多种, 常见的野菜约200多种, 总的分布呈南多北少, 与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相一致。按质地野菜可分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木本植物;按食用部位可分为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根菜类和菌类等六大类。

           提起野菜,很多人认为,它们未经人工施肥、撒农药,不会残留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因此野菜的安全性更高、更绿色。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工程师上官法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野菜分属于不同的属种,在安全性、食用性、药理性上都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不仅要求产地的生态环境优良,还必须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的标准生产并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只有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现代社会已经让许多地方的水源、土壤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被野菜吸收,并在植物中富集;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它们看上去干净鲜嫩,但如果食用的话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车前草、蒲公英等野菜能抗癌?

           我们吃的那点儿量起不到抗癌作用

           最近,自媒体上一篇题为《有些野菜能抗癌,快看看一起学习学习》的文章广为流传,文中提到吃鱼腥草、车前草、蒲公英等野菜能够治疗癌症,说得人恨不能每天吃上一筐。

           临床上,烷化剂、抗代谢药、激素、免疫制剂和一些植物类抗癌药,的确可杀灭部分肿瘤细胞。这些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可抑制或杀死它们。其中,植物类抗癌药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他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最有名的植物类抗癌药,当属来源于红豆杉的紫杉醇,临床应用广泛。

           但包括红豆杉在内,植物含有的天然抗癌成分含量非常之少。人们熟知的鱼腥草中,有一种叫"槲皮素"的有效成分,国外已有人证实它能抑制一种肉瘤病毒和诱发肿瘤的人疱疹病毒,这也是鱼腥草被大多数人曲解能抗癌、防癌的主要证据之一。与红豆杉同理,鱼腥草中槲皮素的成分也很低,以我们人能够吃下去的食物量来看,根本就达不到起抗癌作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剂量。

           "目前没有哪种野菜真正被科学地认可为抗癌植物或者药物,因此野菜抗癌纯粹是个伪科学命题。"上官法智说。

           野菜比蔬菜更有营养?

           过量食用或许反而危害健康

           早些年,野菜是缺衣少吃的代名词,难登大雅之堂,然而近几年它们却成了"营养健康"的代表。一些人认为野菜,特别是一些有苦味的野菜,比普通蔬菜更加有营养。

           上官法智说,野菜和我们常吃的蔬菜一样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同的野菜有着自己的营养优势和特点,不可一概而论。由于生长的环境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通常野菜比家菜会更有风味。

           纤维、草酸,以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给野菜带来了独特的风味,但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的毒性。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郑宝智等人研究认为,野菜种类多样,有些野菜属于食药两用植物,植物体内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如果不经过加工处理,食用可能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如灰条菜、苋菜等,含有一种光敏物质,人过量食用,又经阳光照射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上官法智告诉记者,一些作为药用植物的野菜,除了已知的天然活性成分功能外,其毒理性研究和评价往往不完善,少量食用或可获得很好的药用价值,但作为蔬菜过量食用,对健康的作用或许适得其反。

           野菜千百年来都只是野菜,而没有升级成普通蔬菜或药材,说明它们并不**。而且其整体营养价值并不会比人工栽培的蔬菜高多少,过分迷信野菜的营养价值毫无必要。

           如何食用既科学又安全?

           选择熟悉的品种洗净、焯烫、适量食用

           即使野菜不一定是"绿色蔬菜",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欢吃。那么,在野菜的摘食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上官法智建议,在食用野菜时,我们应当选择生长环境比较好、没有污染的植株;同时也应当科学采摘,尽量不要挖根,只采集其茎叶部分,还要注意不可过量采集,导致该物种的生存繁衍受到影响。而在野菜物种的选择上,在没有专家的指导时,尽量选择人们普遍食用、自己熟悉的植物。

           此外,烹饪野菜时要注意洗净,用热水焯烫。一来可以通过热水浸泡去除一定的天然毒素,二来可以通过焯烫去掉一部分野菜中的草酸;进食野菜时应当适度适量。如果吃野菜上瘾反而有可能因摄入过多膳食纤维而加重肠胃负担,导致身体不适。

           相关链接

           保护资源,让野菜不再"野"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态环境差异很大。由于利益的驱动,近年各地野菜采集量猛增,如不通过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有的野菜资源将被严重破坏,甚至可能灭绝。专家建议,应建立相应的野菜资源库或原始材料圃,同时加强行政管理措施,保护野菜资源,对综合开发利用野菜及其优良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已逐步开展了野菜的人工栽培。如江苏南京野菜家种近年来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达600公顷以上,主要生产菊花脑、蒌蒿、马齿苋、马兰、荞菜、枸杞头、苜蓿和香椿芽等,被称为"南京八野";安徽太和也已成为中国香椿的著名产区,利用塑料大棚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使其产量得以提高、供应期得到延长。对这些野菜品种的开发利用,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
    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7-03
    别光馋“长安的荔枝”了,解锁荔枝的营养与功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2025-07-03
    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功效论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2025-07-03
    接骨木莓多酚类化合物的价值与多元应用研究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025-07-03
    板栗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25-07-03
    裹包机:高效包装的自动化利器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