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星巴克将联手饿了么推外卖服务 8月初有望正式公布
上周五,星巴克发布2018财年三季报,前三财季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但是第三财季内,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门店销售额下降2%。同日,其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外卖服务的消息也风靡网络,据媒体报道,饿了么承接外卖配送业务。
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消息属实,双方或将于8月初正式公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星巴克以前一直标榜自己的定位是家与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但在中国,虽然消费需求庞大,可是受限于地广人稠与开店成本,无法完全满足,所以涉足外卖市场可以更大程度地拓宽自身的业务规模。
星巴克“牵手”阿里推外卖
由饿了么外送
近期,有媒体曝出,星巴克将推外卖,由饿了么外送。消息称,星巴克与阿里巴巴捆绑,饿了么承接外卖配送业务,这一消息或在八月正式公布。饿了么与星巴克官方接触始于去年底,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接触密切,而最终确认是在2018年年中,阿里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美团点评也争取了承接星巴克外卖业务的机会。
《证券日报》记者时间向阿里巴巴求证,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星巴克和阿里巴巴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去年12月份在上海开业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也是全球的新零售智慧门店,集中展示了双方新技术共创的成果。未来双方基于新零售的探索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有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这一消息属实,双方或将于8月初正式对外公布。
实际上,星巴克推出买卖服务的消息流传已久。早在今年2月份的电话会议上,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曾表示要在中国推出外卖服务。
在美国时间6月20日举行的财报预期分析师会议上,星巴克总裁兼CEO约翰逊也透露了关于中国区外卖服务的信息,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及其团队正与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商讨在派送方面的合作事宜,预计能在今年年底前成形并付诸实施。
依目前信息来看,上述大型科技公司即为阿里巴巴,星巴克和阿里巴巴已“成功牵手”。
另据媒体报道,星巴克于7月26日宣布,自2019年起在中国推出送 货 上 门服务,星巴克与中国咖啡连锁商的竞争日趋激化。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星巴克的移动支付业务占比仅为13%,外卖业务有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移动支付十分普及的中国市场。同时,一旦外卖业务落实,星巴克或许能够更好的渗透进下沉市场。
第三财季中国市场
同店销售额下降2%
星巴克在中国推出外卖服务的背后,则是其在中国市场疲软的业绩表现。
7月27日,星巴克公布2018财年三季报,前三财季,公司营业收入为18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净利润为37.63亿美元,同比增长79.51%。在第三财季,星巴克中国及亚太地区营收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46%,但是全球同店销售同比增幅仅为1%,成为星巴克9年来的最差表现。
另引起注意的是,第三财季内,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同店门店销售额下降2%,首次出现负增长,成为其在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媒体认为,星巴克推出外卖服务,是想通过服务的扩充来提升中国地区的收益。
对于星巴克中国区销售额的下降,沈萌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新兴同类型竞争者如雨后春笋。”
根据调查机构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星巴克在中国咖啡馆服务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7.5%和58.6%;在连锁咖啡馆服务的市场中,其份额更是高达78.8%和80.7%;门店数量占连锁咖啡馆总数的58.6%和61%;交易总笔数占连锁咖啡馆服务市场的71.4%和73.3%。
而在2018年,星巴克整遭受着瑞幸咖啡、连咖啡等中国互联网咖啡品牌的冲击。成立于去年年底的瑞幸咖啡,从2018年初开始试运行,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主要城市完成了660家门店的布局。
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成为了一只新独角兽。瑞幸咖啡CEO钱治亚表示,瑞幸咖啡主要不是抢星巴克现有的用户,而是用更高的性价比、更到位的服务吸引新用户。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每天卖80万杯,预计瑞幸咖啡2018年底超过星巴克。
随后,星巴克CEO约翰逊曾表示,在中国扩大星巴克的市场份额是重中之重。
星巴克中国官网显示,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14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3300家门店。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上,星巴克提出每年将在中国内地新增门店600家,到2022年9月份之前,要把中国市场门店开到6000家,所进驻城市从141个增至230个。
7月份,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外籍教授JeffreyTowson发布多篇文章,称星巴克在中国终于有了一个严肃的竞争者,瑞幸咖啡将会夺取星巴克20%的市场份额,即使不颠覆星巴克,瑞幸咖啡最终也能赢。
对于星巴克跟瑞幸咖啡、连咖啡等互联网新零售咖啡之间的竞争,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星巴克咖啡的竞争优势在于自身对咖啡文化的理解和重塑,而众多新兴咖啡品牌大多是资本驱动下的烧钱模仿者,时间周期会成为公平的裁判,好公司虽然经常会受到各种新事物挑战,但流星也很快消失在市场之中。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