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六家乳企存在食安制度落实缺陷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黑龙江贝因美、多美滋等6家婴幼儿奶粉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方面存在缺陷。不过,此次通报显示企业产品均无质量问题。至此,国家已经对100余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进行了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
通报的6家企业包括黑龙江贝因美、天津伊利、唐山三元、河北三元、圣元营养品、多美滋。
其中,黑龙江贝因美公司存在原料采购品类与该公司有关材料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天津伊利乳业一台生化培养箱实际控制温度比规定值低0.3℃;唐山三元存在厂区内空压机房西侧及包材库西北侧杂草未能及时清除以及原辅料库中物料的存放间距较小等5项问题;河北三元存在现场检验能力考核显示,碘项目检验能力不足,前处理车间内原奶仓操作间排风扇过滤网右下角破损,未及时检修等4项问题;圣元存在包材暂存间(清洁作业区)内存放消毒用不锈钢桶(酒精,75%)及工具柜等2项问题;多美滋存在进入清洁作业区的风淋室出风口、三楼混合器间上方的部分管线以及配料间楼梯等处有粉尘,未及时清洁等4项问题。
相比此前通报的一些企业动辄30余项缺陷,此次通报的6家企业都是大型企业,问题都不多。发现问题均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发现质量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原国家食药监总局自2014年开始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当时,总局制定了全国106家婴幼儿配方生产企业3年“全覆盖”体系检查计划。
检查并不是走过场。而是被媒体誉为“麻雀解剖”式的体系检查,可见其仔细程度。此前,合水县古象奶业、雅贝氏(深圳)乳业、英博华威乳业,分别存在伪造、毁灭材料,欺骗检查组等严重违规行为,最终被立案审查。西牧乳业有限公司在检查中被发现3批次西悦婴幼儿奶粉使用过期原料加工等问题。
截至2017年年底,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对89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99次体系检查,针对体系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19家企业停产整改,对10家企业立案查处,吊销生产许可证2家,4家企业主动注销生产许可证。
薯渣是甘薯生产淀粉及粉丝和粉条等制品的副产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生产淀粉而排放的薯渣有550万t,除极少一部分薯渣作为廉价动物饲料,大部分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甘薯渣一般占原料的10%~14%,由果皮、果梗和果肉3个部分组成,果皮和果肉约占97.2%,果梗占2.8%。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别名蘹香、谷香、茴香等,原产地中海地区,在我国各省区都有栽培。小茴香作为伞形科(Apiaceae)茴香属(Foeniculum)草本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其嫩叶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调味用;果实可入药,有驱风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蘑菇粉,顾名思义就是用蘑菇做成的粉体物质。但蘑菇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她们的生物学分类跨度较大,但我们往往会将它们归为一类。比如,我们常见的平菇、杏鲍菇是侧耳科侧耳属真菌,双孢蘑菇是蘑菇科、蘑菇属真菌,而海鲜菇则是离褶伞科玉蕈属真菌。目前食品工业化应用较为成熟的种类则非双孢蘑菇所属,也是蘑菇粉主要的来源品种。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肥胖率攀升、糖尿病患病群体扩大,以及消费者对“天然”“零糖”健康理念的深度认同,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糖分摄入越来越关注,天然甜味剂因此备受青睐,而甜菊糖苷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