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一杯牛奶的智能化之路

    2018-05-28 来源:shipin.people
    大数据与牛奶,听上去很远其实很近。在蒙牛集团,一包牛奶的生产过程可以产生约170MB的数据,蒙牛每年大概要卖出120亿包牛奶,叠加起来意味着近200万T的数据。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白白浪费,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应用在蒙牛智能工厂打造中。

           大数据与牛奶,听上去很远其实很近。在蒙牛集团,一包牛奶的生产过程可以产生约170MB的数据,蒙牛每年大概要卖出120亿包牛奶,叠加起来意味着近200万T的数据。这些数据并没有被白白浪费,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应用在蒙牛智能工厂打造中。未来,这些数据很可能成为改变乳业消费形态的重要力量。

           5月26日,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揭幕。作为中国乳业代表企业之一,蒙牛集团将在会上分享传统乳业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探索并引领“乳业数字新时代”风向的新成果。

           推进从牧草到奶杯智能化

           智能化的本质,是基于全面互联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这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对于工厂而言,数据既像大脑,指挥着工厂实现自动化操作。又像通往全身的经络,把智慧输送到工作的各个零部件,实现智慧的协同效应。但如果智能化面对的对象是复杂的乳业产业链,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进化?

           乳业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涉及牧场管理、原奶加工、质量监控、产品研发、物流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不只是表层意义上的追溯,更体现为从牧场到消费者手中的一杯好奶的全程智慧。

           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意识和观念在逐步转变。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推动乳业蓬勃发展,消费者可选择的奶制品种类越来越多。在数据的驱动下,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呈现出动态变化。

           你能想象基于全网数据洞察诞生的乳品吗?蒙牛“甜小嗨”个性化酸奶即是如此。2016年,蒙牛依托于大数据研究,推出面向18—29岁的年轻互联网族群的互联网牛奶甜小嗨。甜小嗨的独特之处,并不仅因其诞生源于大数据调研,还在于它的口味和包装每隔一段时间会随着电商实时数据不断改进。这在过去不敢想象,更不可能实现,数据支撑了这一想法的实现。

           贯通产业链上下游

           除了产品的创新研发,数字化、智能化对蒙牛的改变,体现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

           在上游,蒙牛所有的牧场都已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从2012年开始,蒙牛就与战略股东丹麦阿拉一起,制定了完备详实的牧场管理标准,再运用数字技术让标准在各个牧场落地。今天,蒙牛的全部奶牛,都已经部署了RFID耳标,记录专属健康档案,部分还配备了更复杂的传感器。牧场对奶牛的所有动作,包括喂料、挤奶、按摩等,通过数据分析来设定并随时调整。整个牧场甚至就像一个现代化、自动化的智能工厂。

           在下游,蒙牛积极探索销售渠道、终端管理和营销的智能化。2017年,蒙牛同阿里以及阿里零售通达成战略合作,完善企业云,共同探索智能货架和无人便利店,对蒙牛的销售渠道进行数据赋能。同年,蒙牛与京东联手,京东为蒙牛提供更开放的数据和营销能力支持,并利用区块链防伪技术提升蒙牛产品的追溯能力。

           蒙牛集团CEO卢敏放表示,“工业互联网的灵魂是‘融合’,蒙牛的工业互联网之路,就是以乳制品工业为中心、连接上下游产业,推动从牧草到奶杯的产业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乳业的智能转型”。

           牵头成立“智能制造联合体

           作为拥有近20年历史的乳业企业,蒙牛深知乳业生产的独特性,“拿来主义”无法解决问题,唯有基于自我实际的摸索和创造,才是推进智能化的选择。于是,蒙牛牵头成立了“智能制造联合体”,探索一套适合乳业的专用方案。这个联合体中,有政府背景的研究机构,也有信息技术和制造领域的企业。联合体的工作以解决蒙牛的当务之急为目标,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效能,避免了盲目上系统、上项目。2016年,蒙牛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蒙牛从“五大智能化”的角度,推动蒙牛智能制造目标实现:一是进一步升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推动质量控制智能化;二是完善能源管理平台,推动能源管控智能化;三是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推动研发智能化;四是引入制造执行系统,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五是在完善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一系列物联网智能化装备,实现物流智能化。五大智能化的实现,帮助蒙牛破除了全产业链上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初步完成智能化改造。此外,蒙牛还锻炼了一支“懂乳业又懂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更高水平的乳业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