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吃粗粮的好处,在许多大城市,吃粗粮甚至成了一种养生时尚。
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部分豆类,如蚕豆、赤豆、绿豆等。它们含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加工简单,保留营养物质较多。常吃可预防和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但营养专家同时也提醒,粗粮虽好,不可过量食用。若搭配不当,不仅起不到有益健康、防治疾病作用,反而易导致多方面的健康问题。
1.加重胃肠道负担。特别是老年人,本身消化能力下降,大量进食粗粮后,不溶性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促使胃排空延迟,可能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问题。
2.影响营养物质吸收。若吃过多粗粮,其中大量的单宁、植酸以及膳食纤维会影响钙、铁、锌和蛋白质的吸收,造成蛋白质补充受阻、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以及贫血患者,影响尤为显著。
3.增加患胃肠道疾病风险。食用过多粗粮或其加工不够软烂,膳食纤维的机械摩擦会损伤胃黏膜。如果蛋白质类食物摄入不足,不能及时修复受损胃黏膜,则会进一步增加罹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若要将粗粮的好处发挥到,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胃不好量减半。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粗粮应占1/3~1/4(约50克),若是特殊人群或本身有胃部疾病,量需减半。
搭配蛋肉营养更好。红肉铁、锌等矿物元素,优质蛋白含量丰富,和粗粮一起吃,正好能弥补粗粮妨碍部分营养物质吸收的不足。粗粮和蛋、肉搭配还可让摄入的蛋白质达到1+1>2的互补效果。
蒸煮软化纤维。用蒸煮的方式能使膳食纤维软化,改善口感的同时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