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2018年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2018-02-24 来源:转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关联性不断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关联性不断增强。近两年,国际粮价出现大幅波动,玉米、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涨大跌,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科学预判2018年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影响国际粮食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金融投机资本、供求情况,因此,可以从上述几个角度预测2018年国际粮食价格走势。

           从生产成本角度来看。粮食生产成本中石油占20%左右。2016年2月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了触底大幅反弹态势,截至2017年底,已从26.5美元/桶飙涨至60.51美元,涨幅高达118.3%。这将使得未来两三年国际粮食生产成本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提高其盈亏平衡点。考虑生产成本因素上涨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继续深跌的可能性不大,而中短期内大幅减少种植面积从而减产的可能性也较小。

           金融投机资本分析。经过美联储几轮量化宽松政策,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投机资本比2008年大幅增加。虽然,美联储已启动缩表计划,但其收缩规模和进程仍不明朗。而国际金融资金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上买方实力快速增强,国际玉米和小麦价格跌破中后期低点可能性很小。现阶段,国际黄金、原油市场等不景气,投机资金急需合适的投资品种,提高资金收益率。国际粮食价格跌幅巨大,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情况,投机资金就会涌入市场,拉升粮价,小麦、大豆和玉米近1年多来的走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供求分析。粮食供给方面,国际谷物理事会(IGC)2017年5月份报告预计,2017—2018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为10.26亿吨,小麦产量为7.36亿吨,美国农业部7月份则预测2017—2018年度世界大豆产量为3.4509亿吨,均为历史次高水平。由于粮食供给增幅大于需求,IGC的11月份报告把2017—2018年度世界谷物期末库存量上调至4.96亿吨,仍处于历史次高水平,其中,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创历史新高的2.49亿吨,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07亿吨。

           粮食需求方面,虽然,近期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将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生物燃料的需求,但总体上粮食的能源消费需求增幅并不大。同时,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速不高,全球粮食消费需求也不会大幅增长。因此,2018年国际粮食供给超过需求的状况将持续。

           截至2018年初,国际油价已触底飙升1倍多至65美元/桶。国际油价的上涨抬高了国际粮食的生产成本,如果存在生产成本亏损,发达国家将会逐步消减种植面积,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成本更高,也会减少产量,这都会限制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同时,国际油价2016年2月跌破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的低点,但玉米价格和大豆价格并没有跌破,相对强势。小麦虽然也跌破前期低点,但马上暴涨接近50%。而截至2018年初,国际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跌幅仍很大,且较前期低点仅上涨不到15%,与国际油价1倍的涨幅相比,可以说补涨需求强烈。目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逐渐增强。受其影响,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情况,投机资金就会涌入市场,拉升国际粮价,造成大幅波动。但需要明确指出,国际粮食价格即使短期大幅上涨,也属于反弹性质,不利影响因素消除后仍将向生产价格回归。

           总体预计,2018年,国际玉米、大豆、小麦价格均有较大可能出现脉冲式区间波动,其中,玉米为350—450美分/蒲式耳,大豆为950—1100美分/蒲式耳,小麦为420—520美分/蒲式耳。

           多策并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鉴于2018年国际粮食价格调整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其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的影响,我国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早做准备。

           ,根据国内需求合理调控进口数量。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调整系中期调整,调整期可能延长至2020年左右。在全球不发生较大自然灾害的前提下,国际粮食价格不会发生趋势性上涨,仅会是不利天气因素带来的脉冲式反弹,之后仍会向生产价格回归。因此,进口粮食数量应该根据国内工业生产需求、消费需求、进口价格、海运费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追高买入,节约进口资金,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套期保值时,也应持币逢低买入,不应追高买入,避免亏损。

           第二,适度放宽粮食安全与市场化生产的边界域,有效缓解粮食“三高”的负面影响。当前,我国出现了粮食“三高”即高产量、高进口和高库存相叠加的新情况,负面影响显著,导致我国三大粮食市场价格都出现较大下降,其中玉米价格较去年下降20%以上,直接减少了农民收入。同时,粮食“三高”产生巨额财政补贴支出,加重了财政负担,也使得高价的国内粮食在国内市场上的流通比重下降。

           粮食“三高”现象及其负面影响的产生,实质上是粮食安全与市场化生产的边界划分问题,说到底是粮食安全账和经济账的平衡问题。如果安全账大于经济账,就会出现“三高”问题,其核心是国内粮食价格过高,此时应该调整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提高粮食价格市场化水平。相反,如果安全账小于经济账,容易出现低产量、高进口、低库存现象,说明粮食安全存在风险隐患,此时应该降低粮食价格市场化水平,增加财政补贴。例如,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需求量、粮食库存、财政补贴支出、国际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外汇储备等因素,95%的粮食自给率要求在现阶段是否可以适度放宽至93%-95%,然后评估放宽后的粮食安全水平,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继续完善我国粮食支持和保护政策,加快建立对种粮户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提升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第三,积极有序提高对外农业并购投资力度。借鉴日本、韩国等海外农业投资成功经验,建议设立中国农业海外投资专项基金,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农业企业提供长期优惠低息贷款,支持其快速做大做强。同时,加快建设面向国内企业的对外农业投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减少审批程序。另外,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并举,提高后者比重。 

    相关阅读
    白面包香精:还原经典面包香味的优质调味剂

    白面包香精是一种专门用于模拟和强化白面包特有香气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糕点以及相关饮品的生产中。随着消费者对风味和口感要求的不断提高,白面包香精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特点,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料。

    2025-08-05
    生姜香精:赋予产品独特辛辣芳香的天然调味利器

    生姜香精是一种以生姜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及日化产品中。生姜香精以其独特的辛辣香气和清新的芳香感,成为提升产品风味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原料。随着消费者对天然香料需求的增长,生姜香精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的特点,备受行业青睐。

    2025-08-05
    全气动灌装封口机:高效智能包装的理想选择

    全气动灌装封口机是一种采用气动技术驱动的自动灌装和封口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的包装生产线上。凭借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和高效精准的特点,全气动灌装封口机成为中小型企业以及特定产品包装的理想设备。

    2025-08-05
    燕麦葡聚糖:天然膳食纤维助力健康新选择

    燕麦葡聚糖是一种从燕麦中提取的天然可溶性膳食纤维,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益处,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燕麦葡聚糖不仅能够改善肠道健康,还对调节血脂、控制血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为现代健康食品和功能性营养品的重要原料。

    2025-08-05
    凝胶糖果:美味与营养兼备的新型休闲食品

    凝胶糖果作为一种独特的软质糖果,因其口感细腻、色彩丰富、造型多样,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凝胶糖果不仅在传统休闲食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逐渐向功能性和健康化方向发展,成为市场上的新兴热点。

    2025-08-05
    抹茶香精:天然风味赋予产品独特魅力的关键原料

    抹茶香精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香料,因其独特的茶香和丰富的层次感,在食品、饮料及日化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抹茶香精源自抹茶的天然风味,通过现代提取技术与调配工艺,将抹茶的鲜爽苦甘巧妙浓缩,帮助产品实现风味提升和品质差异化。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