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热点资讯 > 难产10年!食用调和油国标年内有望实施

    2018-02-13 来源:转载
    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表示:在食用调和油领域,存在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现状。

         “打着橄榄调和油旗号,实际上成本很高的橄榄油在产品中占比还不到1%;还有一些花生调和油,花生含量其实不到2%,这不是忽悠消费者吗?”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表示:在食用调和油领域,存在以次充好、混淆概念的现状。





           据悉,造成这种乱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十多年前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一直没有出台。不过王瑞元等多位业内专家透露,新制定的“植物油”标准报批稿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产品分委员会会议上已获通过,其中特点有两个,调和油不能乱冠名,将统一名称;同时必须标注油品成分配比,含量在2%以下的则可以不标。

    不少调和油以贵油品来冠名

           在各大超市卖场,记者走访发现,调和油在食用油货架上占比不小,各大品牌几乎都有调和油产品。如金龙鱼、多力等调和油标签配料表标注有8种油品;金鼎一款调和油标注有4种油品。

           不过,稍微留意会发现,不少品牌的调和油标签上都很难找到具体配方比例。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根据这项规定可以看出,食用调和油标注的配料表中位列位的应当就是使用量的油种。

           北京晚报记者注意到,不少调和油品牌标签配料表位都是大豆油,也就是说,大多调和油基本上都是以大豆油为主;但是调和油名称却是五花八门:香芝麻炒菜油食用调和油、浓香花生食用调和油、亚麻籽食用调和油、必需脂肪酸食用调和油、葵花籽清香食用调和油、芥花籽橄榄油食用调和油等,不一而足。

         “你看这名字叫香芝麻炒菜油、芥花籽橄榄油的,一般我们就会认为这桶油主要成分是芝麻油、橄榄油”,在超市里选购食用油的吕阿姨告诉记者说,这些油品比转基因大豆油要贵很多,有的品牌虽标了具体含量但显示也很少,有的干脆就不标含量,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高档油脂调和在里面。

           记者发现,上述这些以贵油品命名的调和油,其实贵油品在产品配料表排序中明显靠后。如一款芥花籽橄榄油中的橄榄油含量还不到2%;亚麻籽食用调和油中,亚麻籽排序在;浓香花生调和油中排位的是大豆油。

         “一般而言,食用调和油配方的前两位占到比例,后面的配方成分几乎都不足10%。”一家粮油企业人士表示,其实市场上主流品牌调和油主要配料就是大豆油、菜籽油,区别就是其他油种多少,像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价格相对高的油种在调和油中的含量普遍少,但是不少企业却用这些油种冠名,甚至不到1%也敢冠名。

    比例不公开 存在忽悠现象

         “打着橄榄调和油旗号,实际上成本很高的橄榄油在产品中占比不到1%;还有名称是花生调和油,其实花生含量不到2%,这不是忽悠消费者吗?”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表示:在调和油领域,正规企业不会造假可以放心食用,但是也确实有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加工调和油,以次充好、混淆概念。

           据了解,我国是食用油消耗大国,油脂市场上不仅有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人们喜爱的大宗食用油,为满足消费者营养和风味的需要,食用油市场上还有数以百万吨销量的食用调和油。

           调和油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按一定比例科学调配制成的食用油,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于单一食用油,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不过,很多调和油配方比例不公开也成了普遍现象。

         “调和油在中国市场上占比非常大,位居,不过有的调和油名称将老百姓喜欢的中高档油品放在前面命名,尽管在当前是合法的,但确实没有给予消费者应有的知情权”,王瑞元如此表示。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由于利益的驱使,如果公布了配比其实就相当于公布了成本”,有业内人士更是直接表示,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只要不标配比,一些企业可能会对调和油中各原料的比例进行调节,消费者却无从知情。不仅如此,由于消费者缺乏对调和油各种油品构成比例的了解,如长期食用,对身体营养均衡也会带来影响。

    难产10年的国标终于过了

           据了解,被专家指责“忽悠消费者”的食用调和油市场乱象为何能够存在,根本原因就是十多年前酝酿制定的国标《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一直难产。

           据悉,2004年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施行后,当时食用调和油市场的随意勾兑现象、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的问题就已经引起有关部门注意。2004年12月,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在上海召开研讨会,官方、学界以及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确定了《食用调和油》标准制定方案,并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立项。但是,随着后来在征求意见时各方意见不统一,一直未果。

         “食用调和油国标长期未能出台的另一原因就是检测方法缺失,导致调和油国标缺乏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只有调和油中成分在15%以上的油类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出来,但是很多调和油中的成分都是8至9种油,一些油的比例不到1%,而成分在5%以下就很难通过仪器测定出来了。由于技术的空白,使得调和油的检测方法无法普遍运用于目前的调和油产品。

           不过,对于检测方法缺失的说法,王瑞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几种不同油脂混在一起确实很难精准检测,但对于基本含量还是可以检测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要求食用调和油生产企业必须尽到社会责任。

           参与植物油国家标准制定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副会长、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调和油产品并非中国独有,欧美、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调和油产品,国外目前也没有相关标准和各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食品产品的监管方式并不仅仅只有检测方法一种,还可以通过企业的不同油脂进货量、出货量以及库存进行监管或者通过企业留样检测等判断。

         “一个国家标准的出台并非一蹴而就的”,王兴国表示,目前,新的植物油标准报批稿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产品分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其中对调和油就明确规定最关键两点:首先是不管是添加了什么油脂种类的调和油,都统一名称为“食用植物调和油”;其次是必须标注各种油脂成分占比。“目前,该标准正等待相关部门审批结果”,王兴国表示,今年内或将能够得到实施。

    标注配比的调和油提前现身

           如果按照新的植物油国标中规定的关键两点,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不少调和油与之相悖。不过记者在市场走访同时也发现,有一些调和油开始有所变化,向新国标提前看齐。

           中粮福临门、鲁花、长寿花、汇福、古船、火鸟等调和油在配料表中开始标注各种油脂的占比;不过对于调和油的名称,大部分品牌还是五花八门,将贵油品标注冠名仍然比较普遍。

        “新标准如果正式实施,那么就意味着今后调和油不能乱叫了,消费者也起码清楚各种油脂的比例”,王瑞元表示,过去叫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芝麻调和油,一旦新的国标正式实施,这些都不能用了,“油脂界也希望国标尽快公布实施,早日规范市场,确实不能再拖了!”
     

    相关阅读
    玉米低聚肽粉:营养丰富的功能性蛋白补充剂

    玉米低聚肽粉是一种通过酶解玉米蛋白质制得的低分子肽产品,因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保健品及医药领域。玉米低聚肽粉不仅易于吸收利用,还具备多种生物活性,成为现代健康产业的热门原料。

    2025-08-01
    激光喷码机:高效精准的现代标识解决方案

    激光喷码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在产品表面进行标记的高科技设备。激光喷码机以其非接触、高速度、高精度和持久耐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包装等多个行业,满足生产线对产品编码和追溯的需求。

    2025-08-01
    豌豆组织蛋白:植物蛋白中的优质营养来源

    豌豆组织蛋白是一种从豌豆中提取的高品质植物蛋白,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成为食品工业特别是植物基食品的重要原料。豌豆组织蛋白以其良好的口感、营养价值及环境友好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

    2025-08-01
    低聚果糖:促进肠道健康的天然益生元

    低聚果糖是一类由短链果糖分子组成的天然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属于益生元的一种。低聚果糖能够选择性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人体免疫力和消化功能,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成分。

    2025-08-01
    木瓜蛋白酶:天然酶制剂的多功能应用介绍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从木瓜果实中提取的天然蛋白酶,具有强大的蛋白质分解能力。木瓜蛋白酶因其天然、安全和高效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品及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2025-08-01
    水平式给袋包装机:高效智能的包装解决方案

    水平式给袋包装机是一种自动化包装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的颗粒、粉末及片剂产品包装。水平式给袋包装机通过自动制袋、充填、封口等工序,实现包装过程的高效和稳定,满足现代生产线的多样化需求。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