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食品功能因子与健康:探秘食物背后的健康密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饮食,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除了基本的营养素外,还蕴含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功能因子。这些功能因子在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食品功能因子与营养健康的关系,揭示食物背后的健康密码。
食品功能因子的定义与重要性
根据国家标准GB16740-2014,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称为功能因子。功能食品中功能因子是功能食品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是生产功能食品的关键。此外,功能食品必须有明确的天然功效成分即功能因子,并被科学证实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食品功能因子是指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化合物,其能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或促进健康,是现代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功能因子就像是身体的“隐形助手”,尽管含量可能不多,但却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食品功能因子作为功能性食品制造的基础素材,也是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在调节人体机能,改善睡眠和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品功能因子的分类
食品功能因子是指存在于食物中,能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非营养素成分。它们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植物化学物质:如多酚、黄酮、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降低血糖和血脂。
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元则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
功能性脂类:如Omega-3脂肪酸、磷脂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除此之外,食品功能因子还可以按照作用机制分类,主要包括:直接作用因子和间接作用因子。直接作用因子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细胞和组织,发挥其生理功能;间接作用因子则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内环境或代谢过程,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食品功能因子的来源
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是食品功能因子的重要来源。例如,菠菜富含叶酸和铁,有助于预防贫血;蓝莓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动物性食物:鱼类、奶制品、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也含有多种功能因子。例如,深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发酵食品: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食品功能因子 | 来源 | 健康效应 |
多酚 | 茶叶、红酒、巧克力 | 抗氧化、抗炎 |
黄酮 | 柑橘、洋葱、苹果 | 抗氧化、心血管保护 |
膳食纤维 | 全谷类、蔬菜、水果 | 改善肠道健康、降低血糖和血脂 |
益生菌 | 酸奶、泡菜 | 调节肠道菌群 |
Omega-3脂肪酸 | 深海鱼、亚麻籽油 | 心血管保护、抗炎 |
维生素C | 柑橘、草莓、红椒 | 增强免疫力、抗氧化 |
食品功能因子的健康效应
抗氧化作用:食品中的多酚、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预防慢性疾病。
抗炎作用:一些食品功能因子如姜黄素、绿茶多酚等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预防炎症相关疾病。
调节肠道健康:膳食纤维、益生菌和益生元能够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
心血管保护:Omega-3脂肪酸、磷脂等功能性脂类有助于降低血脂、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增强免疫力:一些食品功能因子如多糖、维生素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常见食品功能因子及其健康益处
1、膳食纤维:肠道的清道夫
膳食纤维是食品中重要的功能因子之一,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它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清洁工”,能够清除肠道内的垃圾和毒素,保持肠道的通畅。此外,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它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上升的速度减慢;同时,它还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减少其吸收,从而降低血脂水平。膳食纤维还有助于提高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的身材。
2、植物化学物:天然的抗氧化剂
植物化学物质是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有益于人体健康。植物化学物质就像身体的“盾牌”,能够抵御自由基的攻击,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常见的植物化学物质包括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姜辣素等,它们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多吃这些富含植物化学物质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身体的修复者
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具有调节免疫、促进消化、降低血压等作用。它们是身体的“修复者”,能够帮助身体修复受损的组织和细胞,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常见的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包括乳清蛋白、大豆蛋白、降血压肽等,它们主要存在于乳制品、豆制品、肉类等食品中。适量摄入这些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降低患病风险。
4、功能性脂质:健康的守护者
功能性脂质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症、抗癌等作用。它们是健康的“守护者”,能够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常见的功能性脂质包括共轭亚油酸、鱼油、植物甾醇等,它们主要存在于坚果、种子、鱼类、植物油等食品中。适量摄入这些功能性脂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炎症反应,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5、功能性糖类:肠道的滋养者
常见的功能性糖类包括低聚糖、抗性糊精、糖醇等,它们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功能性糖类就像肠道的“滋养者”,能够为肠道内的有益菌提供营养,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同时,功能性糖类还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血糖上升的速度减慢,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功能因子在食品中的应用
1、在食品保存中的应用
功能因子在食品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氧化剂可以保护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不被氧化,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脱氧剂可以除去食品中的氧气,延缓食品氧化变质的过程;防腐剂和保鲜剂可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这些功能因子的应用,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在食品营养强化中的应用
功能因子还可以用于食品的营养强化。维生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功能因子可以补充食品中缺乏的营养成分,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例如,在牛奶中添加维生素 D 和钙,可以增强牛奶的补钙效果;在面粉中添加铁和锌,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和锌缺乏症。通过食品营养强化,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促进公众健康。
3、在运动营养中的应用
- 保护关节软骨类功能因子
关节损害是常见运动损伤,维持关节健康和减少关节损害是此类食品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因子包括必需的脂肪酸、泛酸、维生素、钙、水解蛋白酶、氨基葡萄糖、软骨素、甲磺酰甲烷、S-腺苷甲硫氨酸、胶原质和大豆异黄酮等。例如,补充适量高质量的水解胶原质,可维持人体自身软骨组织的功能,保护关节免于受损;硫酸软骨素在关节中具有润滑和支撑功能,推荐摄入1500mg/d。
- 改善肌肉质量类功能因子
增加肌肉大小和收缩力主要使用两类物质。一是肌肉蛋白质合成原料的高生物活性的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二是促进肌肉合成并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的物质,如肌酸、补肾壮阳的中药制剂、铬、硼、维生素和锌等。例如,短时间补充肌酸(剂量20-25g/d,服5-7d,再以3-5g/d继续使用)能够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以及单次冲刺能力增加;补充核糖能提高重复性全力运动的平均功率和最高功率,使骨骼肌细胞在运动中更有效地利用储存的能量。
结语
食品功能因子与营养健康密切相关,它们在维护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合理摄入富含功能因子的食物,能够更好地守护机体健康。总的来说,食品功能因子是我们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研究食品功能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健康益处,我们不仅可以更加科学地选择食物,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天然成分来改善促进健康!
作者简介:
辛夷,主要从事食品安全、食品包装与加工管理工作。
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密布的血管犹如田间流淌的一条条沟渠,承载着氧气和人体所需的各种养分。而要想让心脏工作得更轻松,就必须尽量延缓血管衰老的进程,这样人体才会更有活力,在健康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过完“热辣滚烫”的新年,看到别人的好身材,也不一定只有羡慕的份儿,掌握吃动平衡,大家也可以拥有健康体重。保持健康体重有两宝,一是管住嘴,二是迈开腿。过年期间放纵吃喝的结果就是需要进行更多的运动来消耗掉多余的脂肪,能量赤字才是减脂王道。
吃什么更营养,怎么吃更健康?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时隔6年再次修订并于26日面世。新版指南突出了规律进餐的重要性,“手把手”给出了如何合理进餐和挑选、烹饪食物的科学建议。
欧洲的一项针对10国50万余人的研究发现,不健康饮食会增加死亡风险,特别是癌症、心脏病、肺部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相关的死亡风险。因此,健康饮食马虎不得。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依据2021年营养领域原创高质量研究,发布了“营养研究十大热词”和“2021年度营养原创研究Top15”,旨在展示2021年度全球范围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定类型的营养学研究进展,推荐具有创新性或先进性和重大学术价值或应用前景的年度研究文章,进一步促进营养科学的产学研融合。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