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怎样实现“饮料自由”?
目前有许多有减肥需求的消费者会选择无糖饮料,让畅饮变得无负担。但是,无糖饮料真能帮助减肥吗?对健康又有何影响?食品领域专家日前就这一话题展开科普,帮助公众在保持健康的同时实现“饮料自由”。
我们为什么爱吃糖?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糖和健康的关系也备受关注。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糖不是健康的敌人。糖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与健康的关系,关键在于量,过量摄入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说,我国是全球五大产糖国之一。糖不仅是食物,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食糖自给率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为了健康,要适量摄入糖,但没有必要将糖“妖魔化”。
哪些人需要控制糖的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日摄入9.1克糖,总体来说并不是很高,但仍需要引起重视。陈君石提醒,糖尿病人群和血糖长期偏高的人群不可随意吃糖;肥胖和超重人群需要注意减少糖的摄入。
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
钟凯表示,饮料产品中糖含量少于等于0.5g/100mL时即可称为无糖饮料。常见的无糖饮料用甜味剂代替糖提供甜味,甜味剂具有甜度非常高、能量非常低的特点,比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左右。“无蔗糖”只代表不含蔗糖,但是可能含有其他种类的糖,两者概念不同,不要混淆。就补水而言,首选还是白开水。如果想喝点甜的饮料,但又不想增加糖的摄入,可以选择无糖汽水、无糖咖啡饮料、无糖茶饮等产品。
用甜味剂代替糖安全吗?
陈君石指出,甜味剂已有100多年的使用历史,其安全性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上众多食品安全机构的确认。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经过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系统评估,其安全性经过严格论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也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可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甜味剂生产国和出口国,占全球甜味剂产量的75%。像罗汉果甜苷和甘草酸铵这种由食药物质制取的甜味剂,也是我国特有的甜味剂品种。
甜味剂可以帮助减肥吗?
钟凯表示,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糖可减少糖和能量的摄入,有助于体重管理。但甜味剂不是减肥药,不应夸大它的作用。体重管理取决于总能量平衡,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甜味剂上。如果在喝无糖饮料的同时又摄入其他高热量食物,还是会导致总能量摄入超标,增加肥胖风险。
甜味剂会不会导致糖尿病?
钟凯表示,甜味剂几乎不影响血糖,因此可用于糖尿病人的饮食干预。无糖饮料通常不含其他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饮用也没有问题。但有些无糖食品,比如无糖糕点、饼干等,由于含有淀粉类碳水化合物,因此会升高血糖,需要控制摄入量。
“纯 天然”“零添加”更健康吗?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王华丽指出,食品饮料的安全和健康与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没有必然关系,所谓“零添加”“纯 天然”的概念是常见的商业炒作,并不能说明更安全和健康。至于“人工”和“天然”食品添加剂,都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科学和严格的风险评估,从专业的风险评估标准来看,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从“熬最深的夜,用最贵的眼霜,吃最 好的保健品”,到“炸鸡配红茶,可乐放党参,啤酒加枸杞,熬夜敷面膜,蹦迪穿护膝”……在网上,分享养生“秘籍”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话题。尽管有些做法并不科学,但折射出年轻人的健康消费新需求。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以下简称为《标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
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食品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材料。它能给蛋糕、饼干、糖果等甜食带来甜味,从而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吸引力。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