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司产品销售额达10.92亿元,纳税超1亿元,今年目标是将销售额做到15亿元。”李满良说,企业扩建的“年产25万吨辣条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一期将在今年底投产。
小小的辣条,已经成为平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如今,被称为“中国辣条之乡”的平江县,共有辣条企业116家,年产值200余亿元,辣条产业提供了10.2万余个就业岗位。
曾被质疑“不卫生”“不健康”的辣条,何以强势“突围”、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活力?据了解,平江县积极推进辣条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健康化转型升级,逐渐撕掉辣条的负面标签,走出一条现代产业发展新路子。
2020年以来,平江县关停低端车间30家,改造升级食品企业176家,加速淘汰小作坊、低端车间,推动产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化。
如今,平江辣条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在洁净车间里,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精准控制着湿度、温度参数和原料配比,确保辣条生产过程干净卫生。
在辣条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李满良,如今已从小工厂的“好把式”成为管理现代企业的技术专家。“过去辣条卖口味,现在更要卖科技、卖健康。”在李满良看来,强研发成为业界共识,“我们公司每年要拿出占营收近3%的资金用于产品口味、工艺等技术研发。”
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平江县还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产学研”深度合作,为辣条研发、设备升级等培养专业化人才。
去年7月,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辣条专业班”首届学生正式毕业,毕业生张祺如今在一家企业的辣条生产车间担任技术员。
“小时候吃辣条,要躲着家长偷偷吃。现在到辣条企业工作,家人都非常支持。”张祺说,随着平江辣条知名度的不断攀升,从事辣条相关行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一根辣条,凝聚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让以辣条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产业在平江县活力涌现。
“去年,平江食品产业产值达400.7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辣条、酱干、方便面、风味小鱼等休闲食品产值占比超九成。”平江县委常委、副县长仇文娟说,接下来将推进休闲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在支持企业强化科技研发、优化工艺流程、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夏日来临,最近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也涌现出大量以“辣”为主题的创意内容,火锅社交、辣味挑战、宵夜江湖等内容层出不穷,“辣”不仅是一种口味,也逐步成为年轻人解压和社交场景的“情绪调节剂”。
休闲食品品牌“卫龙”产品外包装近日被指涉嫌低俗营销,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此后,卫龙发文致歉称,公司重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意见,将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整改及优化。
近年来,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升级的辣条逐渐摆脱“垃圾食品”标签,整体价格也有所走高,这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吃得更放心。但针对一些固有问题,也需要行业企业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更全面的品质提升。
玉米低聚肽粉是一种通过酶解玉米蛋白质制得的低分子肽产品,因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保健品及医药领域。玉米低聚肽粉不仅易于吸收利用,还具备多种生物活性,成为现代健康产业的热门原料。
激光喷码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在产品表面进行标记的高科技设备。激光喷码机以其非接触、高速度、高精度和持久耐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包装等多个行业,满足生产线对产品编码和追溯的需求。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