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巴沙鱼和龙利鱼有何不一样?

    2024-03-01 来源:中国食品报
    味道酸爽可口,无须担心鱼刺“偷袭”,很多人因此特别喜欢龙利鱼或巴沙鱼做的酸菜鱼。不少人误以为龙利鱼和巴沙鱼是同一种鱼,而清楚二者区别的部分人则坚持认为巴沙鱼“安全系数”低。事实是否如此,二者该如何区分,消费者能放心吃巴沙鱼吗?

    调查数据显示,35%的受访者购买过超市冷柜里售卖的散装龙利鱼或巴沙鱼排。在购买原因占比数据中,“烹调简单、没鱼刺”的选项达到了67%。

      不过,尽管龙利鱼和巴沙鱼的人缘不错,但不少人对它们的认知却十分有限。调查中,23%的受访者并不清楚龙利鱼和巴沙鱼的区别。不少人表示“一直以为巴沙鱼和龙利鱼,只是一种鱼的两种不同的叫法”,甚至还有超市餐厅以巴沙鱼充当龙利鱼售卖的案件发生,“李逵”“李鬼”傻傻分不清。

      中国水产学会研究员刘雅丹解释说,龙利鱼俗称牛舌头,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学名是半滑舌鳎,生活在近海海域底层,外形和舌头很相似,又叫“脷鱼”(脷就是指舌头)、龙舌头等。龙利鱼还有个名字叫“鳎目”,绕口令“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5斤鳎目”里的“鳎目”,说的就是它。

      巴沙鱼是鲶科、鲶属鱼类,是淡水鱼,中文名博氏巨鲶,腹腔内累积有3块较大的油脂,在主产地越南被称作“卡巴沙”,意思是“3块脂肪鱼”。巴沙鱼的俗称即由此而来。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教授说,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龙利鱼所含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矿物元素磷、钾、钙、镁等都高于巴沙鱼,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质量也比巴沙鱼高出近两倍。

      刘雅丹分析说,龙利鱼由于自然资源量相对较少,商业化养殖处于新兴阶段,所以价格较高,每公斤售价在百元以上。而巴沙鱼食性广、易饲养、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也有引种养殖,每公斤价格20—30元。

      巴沙鱼和龙利鱼经过切割加工成鱼排以后,外形十分相似,都是肉质白嫩,且除主体骨头外,都没有肌间小刺,能满足处于紧张生活节奏的现代年轻人对吃鱼的追求:味美、肉多、刺少、烹饪方式简单。因此,市场上曾出现过个别商家以巴沙鱼冒充龙利鱼的情况。

      刘雅丹提醒说,鲜活的巴沙鱼和龙利鱼外形很容易区分,巴沙鱼体型较大,鱼皮呈深蓝或黑色,而龙利鱼体型较小,线条细长,鳞片呈灰色或深褐色。就淡水鱼而言,巴沙鱼的突出优势是无肌间小刺、利于加工。而作为海水鱼的龙利鱼,则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鱼类,其内脏团小,出肉率高。消费者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区分巴沙鱼和龙利鱼的鱼排。

      看外观  巴沙鱼个头和体型较大,常见长度在60—90厘米之间,切割后的鱼排比较厚实,颜色发白,纹理也非常明显。龙利鱼体型较小,线条细长,长度通常在30—50厘米之间,且身体比较扁平,呈片叶状,切割后的鱼排比较薄,颜色渐进,纹理相对较浅。

      闻味道  巴沙鱼属于淡水鱼,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而龙利鱼则具有海鱼的味道。

      查肉质  巴沙鱼肉质含水量较多,解冻后肉质会较松散,而龙利鱼肉质则比较紧实。

    食用不用担心鱼刺的龙利鱼和巴沙鱼鱼排,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刘雅丹介绍说,巴沙鱼是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主要以小鱼小虾、螺和蚌等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也摄食浮萍、水草、高等植物碎屑等。巴沙鱼常活动于水体中上层,对水质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

      此外,野生巴沙鱼和它的远亲土鲶鱼类似,大多生长在泥沙较多的河水中,所以鱼肉天然带有土腥味,加之巴沙鱼本身没鱼鳞,全身黝黑,体表有很多黏液,看起来比较丑陋,所以给人“很脏”的印象。

      这些情况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巴沙鱼都是“脏的”。刘雅丹分析说,目前,市面上的巴沙鱼主要来自于人工养殖,正规养殖场的巴沙鱼一般都是用小鱼、小虾和米糠及配制饲料喂养的。同时,出于商业利润考量,养殖户们也会着意控制和改善巴沙鱼的“家”——养殖场水体的环境。

      刘少伟分析,一方面,国内养殖的巴沙鱼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无论是国外进口,还是国内养殖,巴沙鱼产品上市前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测。所以,消费者从正规渠道买到的巴沙鱼排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刘少伟建议,消费者应从正规菜市场、超市选择包装完好、有配料表和营养信息的产品,不推荐购买没有包装和生产信息的散装鱼排。无论是龙利鱼还是巴沙鱼,抑或是别的鱼排,都建议优先选择鱼肉表面干净、能看到纹路、呈肉粉色的产品,最好不要选表面冰层较厚、看不到鱼肉纹路,甚至发黄发黑的产品。

      调查发现,有29%的受访者用冷冻鱼排做菜时,都是简单化冻后将鱼排冰层敲掉直接下锅。刘少伟提醒说,解冻后、烹饪前最好还是把鱼排多冲洗和浸泡一会,以去除鱼排表面可能含有的磷和钠。

      鱼排里的磷和钠来自保水剂磷酸盐。刘少伟解释说,动物死亡后,肌肉蛋白质间的静电斥力大幅削弱,蛋白质互相紧缩,肌体中的水分就被挤出去。失水的鱼排会变得很难吃,而保水剂的作用就是让肌肉蛋白质保持可以储存水分的状态,既便于运输,也可以让鱼排较长时间内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

      一般来说,健康、钙摄入充足的人群,不必担心正常食用量的正规鱼排中的磷酸盐。但对慢性脏器病患者来说,由于排泄磷的能力下降,需要格外留意控制饮食中磷的总量。

      鱼排中的磷在烹饪过程中会随着汁液流失,或转移到汤里。因此,如果实在担心磷的摄入较多,可以选择光吃鱼不喝汤,当然也可以挑选一些不加磷酸盐保水剂的鱼排,或买鲜活现杀的鱼肉食用。


    相关阅读
    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特色技术和原料解读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2025-09-12
    亚精胺与肠道菌群:激活健康的微观力量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