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把握发展新动向 打开培训新思路 柘荣白茶产业走向一体化
由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茶人榜样大会暨柘荣高山白茶推介会”近日在福建省柘荣县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原副主任委员丁世明,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伟光等专家学者,以及历届茶人榜样中的优秀茶教师、茶文化传播优秀工作者、新锐茶人、茶器制作大师、茶文化培训机构负责人、茶企代表等近200人出席大会。会上发布了第二届茶人榜样,同时启动“寻找2023—2024年度‘茶人榜样’大型宣传报道”活动。
政协媒齐发力
搭建白茶产业交流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仲华为大会发来祝贺。他表示,中国茶产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杰出的人才群体,茶人榜样就是这个群体的优秀代表,推选出的67位茶人榜样涵盖了茶教师、茶文化传播、茶界新锐和茶器制作4个领域,科教兴茶,教育先行。建设创新型国家,茶业创新任重道远,年轻一代大有可为。
柘荣县县长宋振表示,近年来,柘荣县聚力做强“柘荣高山白茶”品牌。柘荣县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弘扬茶史、培优茶人、传承茶道、深耕茶业、做活茶市,不断践行“三茶”统筹,彰显“柘荣高山白茶”新魅力。
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危赛明表示,此次大会聚焦白茶、茶文化教育两大主题,从不同方位研讨中国白茶产业、茶文化培训教育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路径,为白茶行业、茶文化教育培训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推动白茶产业、茶文化教育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刘小萃表示,作为白茶产业未来之星的“柘荣高山白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基础、坚实的产业起点,肩负着白茶高品质发展的使命。第二届“茶人榜样”的优秀茶界人才,承载着文化传播、行业创新、精益求精的方向和精 神,“茶人榜样”所汇聚的群体与柘荣白茶相遇,必定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起高山白茶发展的新声浪。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茶学、茶文化教学课程实践性较强,此次大会不仅为茶文化培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平台,还架起了促进校地合作、茶游学等合作模式的桥梁。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与柘荣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共同签署“白茶教学学习基地”意向性合作协议,河北廊坊市吾逸尚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州市溢壶茶艺职业培训学校、英德市智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分别与福建桂岭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百丈岩茶业有限公司进行白茶游学培训基地签约,助推茶学培训“从课堂到茶山”,实现多方共赢。
柘荣县产茶环境得天独厚,地处中国白茶核心产区。自然生态的产茶环境、独特优良的茶青品质、传统创新的制作工艺、厚重多元的茶史人文及高效高质的管控体系,形成了荒野高枞、森林野放、花茶共生等全面发展的新模式,孕育的“柘荣高山白茶”芽壮毫显、色白形美、香浓味醇。2021年,“柘荣高山白茶”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柘荣县荣获“中国白茶之乡”称号。2022年,全县种植茶叶面积7万亩,毛茶产量5805吨。其中,白茶产量3110多吨,位列福建白茶产量第4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亿元。
紧抓发展红利期
打造高端白茶品牌
在中国众多茶类中,白茶的特殊之处表现在其每年稳居前列的增长态势上,表现在不断涌现的白茶区域公用品牌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茶产区、白茶品牌渐次成熟,形成了梯次出新的喜人局面。
当下,正值白茶进行战略布局的关键期。白茶行业进入了充满机遇与红利的“黄金时期”,茶企茶人该如何追上新时代步伐?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副组长苏峰表示,2021年,全国白茶产量8.19万吨,同比增长11.43%;白茶内销总量7.05万吨,同比增长12.80%,跃升的数字足见白茶迅猛的增长态势。正在崛起的白茶产业,充斥着红利与机遇。在此背景下,白茶产业想进一步抓住时机提档升级,需要更为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思维引领。
柘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龙营在推介“柘荣高山白茶”时表示,“高海拔、多云雾、富锌硒、无污染”的独特环境,造就了柘荣高山白茶独特的品质,这是柘荣县奋力打造“柘荣高山白茶”公共品牌的自信源泉。近年来,“柘荣高山白茶”在全国各级各类茶事活动中屡获大奖,渐成后起之秀,柘荣成为继政和、福鼎、松溪之后的全国第四大白茶核心产区。
姜仁华表示,近年来,白茶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全国茶区纷纷入局,竞争激烈。他对柘荣茶产业发展提出了5条建议,一是亟须做大做强“柘荣高山白茶”这块金字招牌,打造产业独特性,梳理产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路径,制定标准化顶层设计。二是柘荣县政府应将发展茶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实施,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鼎力支持。三是打造一批龙头样板茶企,拓展全国市场。四是依托科学创新,提升健康内涵、提高茶叶品质、实现标准化。五是坚持融合发展,将茶产业与文旅、教育相结合,助推“柘荣高山白茶”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刘仲华对白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时表示,近十年来,中国白茶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正处于第一个高峰期。本次活动落地柘荣,不仅体现了“柘荣高山白茶”的独特品质地位以及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还传达出两个“高”:一是在更高的消费台阶上提升白茶规模,释放其健康属性的潜在价值;二是在更高的品质基础上提升白茶产品,创造更多元的产品、满足更多需求。在这两点上,“柘荣高山白茶”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样本,眺望中国白茶更绚烂的下一个十年。
此外,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陈金春,八马茶业总工程师林荣溪等业内人士从传统茶企渠道、新式茶品牌渠道、线下渠道、茶馆渠道等多重维度,展开“从消费市场看中国白茶发展趋势”主题对话,共同探讨在不同定位的市场中,“柘荣高山白茶”如何抓住品质优势,迎合高端消费需求。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