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调理牛排被宣传为“原切”?牛排的这些区别你要知道
近日,某网红主播在直播带货时将属于调理牛排的“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被西安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为虚假宣传,并处罚金46万元。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对牛排等高蛋白、低脂肪的产品需求增加。得益于食品保鲜技术的迅猛发展,牛排逐渐从西餐厅逐渐进入家庭餐桌,也慢慢从一种“精致”食品,变为方便食品。
与此同时,在电商平台发展日趋成熟的情况下,牛排的销售半径进一步拓宽,许多牛排产品以直播形式进入人们的视线,通常一经上架就被抢购一空。不过,在牛排走俏市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原切牛排、调理牛排、静腌牛排......各种牛排名称令消费者眼花缭乱,一些商家混淆视听,将“调理牛排”等宣传成“原切牛排”,对部分消费者形成了误导,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牛排主要分为原切牛排、整切牛排、合成牛排三大类别。其中,原切牛排是指从牛身上直接切下来的产品,且不经过任何调味品调味,配料表上只有牛肉;整切牛排指的是从牛身上直接切下来,且经过调味、腌制的产品,配料表除了牛肉外,可能还含有调味品;合成牛排,顾名思义,是指将碎牛肉经成型工艺后,再调味得到的产品。
三种牛排都各有其优点。其中,原切牛排价格昂贵,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排的追求;整切牛排能够带给消费者原肉口感体验,此外,这类牛排由于经过了轻微调理,对部分消费者而言可以降低烹饪难度,性价比较高;合成牛排胜在价格便宜,同样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要。
说到合成牛排,许多人往往谈之色变。事实上,大家不用过分担心,合成牛排是采用牛肉边角料为主要原料,再以卡拉胶等添加剂为辅料,经过滚揉、机器压制成型、切割、速冻、包装、检测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尽管合成牛排在口感上比不上原切牛排和整切牛排,但也可以放心食用。卡拉胶等可食用胶是一种从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广泛用于制造果冻、冰淇淋、糕点、软糖、罐头、肉制品、八宝粥、银耳燕窝等食品,且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同时,国家标准计划《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等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使用限量和范围,确保食品安全。
不过,就目前而言,牛排市场“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不正当竞争,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市场。要想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既需要牛排生产商、经销商严于律己,着眼于长远利益,也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牛排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行为。同时,国家层面和行业领域也需要加快制定标准,明确牛排相关概念,让企业有标可依。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