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奶价下行 奶业新周期到了吗?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奶业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4.2元/公斤,同比下降1.4%。同时,饲料等成本不断上涨,对奶业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调研发现,当前黑龙江某牧场奶价3.8元/公斤,奶价同比下降0.3元/公斤;宁夏某牧场老板反映奶价3.97元/公斤,与2021年相比奶价下降0.5元/公斤;河北一牧场奶价为3.85元,同比下降0.35元/公斤;天津一位奶农也证实,每年7月至9月是奶价高点,但今年除7月略有上涨外,进入9月奶价开始回落,目前其奶价低于成本线。
对奶农而言,艰难的不仅是奶价的回落,还有成本的上涨。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9月份第二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4.60元/公斤,同比上涨20.4%,玉米平均价格2.99元/公斤,同比上涨1.7%。据海关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苜蓿累计74.19万吨,平均到岸价464.24美元/吨,同比涨29.0%。燕麦干草平均到岸价412.55美元/吨,同比涨25.8%。
有奶牛养殖户反应,今年饲料一直在涨,公斤奶成本在4.2元、4.3元,奶价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能不亏,并表示:“今年很多中小牧场在卖牛,乳企喷粉量也在加大。”
奶价持续下调,成本居高不下,当这两者持续夹击,奶业的新周期要到了吗?
自2018年起,我国奶价触底反弹并进入景气周期,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然而从今年各奶牛养殖企业半年报可以看出,奶价开始出现松动。
如今年上半年,优然牧业原料奶平均单价为4.63元/公斤,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圣牧原料奶平均销售单价为4.97元/公斤,同比下降1.1%;沃野牧丰公斤奶售价同比下降2.93%;现代牧业原料奶平均售价为4.28元/公斤,同比减少2.5%。
分析指出,导致奶价下行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生产方面,国内产能持续扩大。国内近年新建大型牧场陆续开始投产,原奶供给增加。2021年,国内生鲜牛奶总产量3683万吨,同比增长7.1%,2020年增长7.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牛奶总产量1669万吨,同比增长8.4%。
其次,进口方面,进口大幅下降暴露异常。今年1—6月,我国乳制品净进口折合原料奶1048万吨,同比降低18.1%,而去年同期,乳制品进口还在保持着增长。今年进口明显下降,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原料奶供需关系异于往年,市场需求下降。
另外,消费方面,乳制品市场出现疲软。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城市家庭样组数据显示,上半年快消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8%,而液态乳品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仅为1%。根据有关数据分析,今年1—6月,低温奶、常温奶、羊奶制品、牛奶粉4种基本乳制品线上总销售额693.1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9.7%,同比下滑23.7%。
乳制品消费需求下降与人均收入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呈持续下滑状态,自2012年的10.6%下降到2015年的7.4%及2019年的5.8%。而2022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另一方面,基于成本的增加,生鲜乳的价格会传导至乳制品终端价格,也会导致消费者减少购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牛奶消费增速将决定中国奶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2022年消费增长关系到奶源基地的持续性发展,如消费疲软,可能催生新的调整周期。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奶业联盟日前(28日)正式成立,该联盟将开展有针对性的合作,应对行业面临的长期挑战。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显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意见》
2023年乳企首份半年报正式出炉。近日,华南区域乳企燕塘乳业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净利双增,其中净利同比增长超七成,但仍未恢复到2021年同期水平。
2022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奶类产量达到220万吨。面对政策机遇,河南奶业如何“破圈”?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