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药食妆“三效合一”,石榴提取物的应用持续深化
石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水果之一,原产于现在的伊朗地区,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果实鲜美可口、味美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石榴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且其花、皮、根、叶等部位均可入药,是一种健康价值突出的食品。
随着对石榴研究的逐步深入,石榴中蕴含的功效成分逐步被揭开,可谓浑身是宝。
石榴皮富含鞣花酸类多酚,具有抗病菌、抗菌、抗氧化等功能,其在抗癌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多酚可阻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复制,抑制癌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的G1期,对乳腺、胰腺、食道、皮肤、结肠、前列腺癌细胞具有同样功效。
石榴汁是主要的营养物质富集部位,同时也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多酚、单宁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能够清除细胞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石榴籽占石榴果实的10%以上,含有丰富的多酚和以石榴酸、棕榈酸和亚油酸为主的石榴籽油,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糖以及血脂等功能。
除此之外,石榴花、石榴叶等也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石榴提取物功能丰富,但其应用主要集中于化妆品行业,其对皮肤的改善作用是应用的基础,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抑制酶的活性,透明质酸是人体的重要保湿成分,石榴提取物能够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从而提高透明质酸的水平,起到保湿效果。此外,研究表明石榴提取物能够抑制破坏胶原蛋白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起到双重保湿的作用。
2、收敛作用,石榴多酚能与皮肤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起到收敛作用,同时石榴提取物中的鞣质也具有收敛作用。
3、抗氧化,石榴提取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在皮肤中的抗氧化水平目前尚没有确切的理论依据,但也是其应用的依据之一。
石榴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十分有限,除了作为农产品销售之外,石榴汁饮料是石榴的主要深加工产品,石榴提取物等其他产品并不能作为普通食品使用。
保健食品是功能性成分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然而石榴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也非常少,目前批准的含有石榴成分的国产保健食品仅有3款,进口保健食品一款,并且是以石榴粉的形式添加,并不是主要的功能因子,可以说其应用与其自身价值定位并不相符。
近些年,石榴中的抗衰老化合物在临床试验中被证明的消息层出不穷,进而将石榴提取物又推上了风口浪尖。
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的报告指出,此前的实验中已经证实,石榴中含有的一种名为尿黄素A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来对抗衰老,有望延长蠕虫和老鼠的寿命。目前已经通过对60名老年人的临床实验,证明其对健康的重要促进作用,并且没有表现出副作用。
研究到应用的转化是石榴提取物面临的一个重要瓶颈期,尿黄素A的临床实验以单一组分为突破口,是推动石榴提取物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协同作用是石榴提取物应用的另一个层面,与菊粉等低聚糖的复配备受关注,尤其在降血糖和血脂方面表现出的效果要优于单一产品,并且与益生元的复配能够起到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总之,石榴提取物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
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