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政策法规 > 无溶剂不干胶标签迎来评价技术规范,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推行绿色设计,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食品饮料包装工业等行业加快提升绿色设计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绿色设计产品已覆盖纸包装、塑料软包装、标签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推动不干胶标签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日前,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并归口,以及多家单位共同编制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无溶剂不干胶标签》团体标准,并已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等行业的迅猛发展,随之带动了包装工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就食品工业领域包装来看,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产品不受外来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破环,维持食品饮料质量稳定的特点。根据食品包装材料的差异,可将食品包装分为传统食品包装和新型食品包装。
如若按包装材料性质又可分为纸质、塑料、金属、玻璃、复合材料以及标签等,按包装型式分为罐、瓶、袋、卷、盒、箱等。如果根据包装作用分为保鲜包装、防潮包装、防水包装、防霉包装、无菌包装、真空包装、充气包装、微波杀菌包装、贴体包装、拉伸包装、蒸煮袋包装、泡罩包装、脱氧包装等等。
《中国制造2025》提出“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加快推行绿色设计,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食品饮料包装也朝着绿色设计方向发展。在包装行业,绿色设计产品已覆盖纸包装、塑料软包装、金属包装、标签等领域。
就目前来看,不干胶标签是食品饮料包装非常常见的标签产品,在产品包装上起到标识、防伪、追溯的作用。但是,不干胶标签的生产、使用、处置等产生一些环境问题,且被贴食品饮料包装容器不利于循环回收利用。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的不干胶标签不能满足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建立不干胶标签产品的绿色设计评价技术规范,推动不干胶标签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折叠纸盒》标准颁布实施,这是包装行业的第一个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近日,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并归口,艾利丹尼森(中国)有限公司、浙江冠豪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江天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大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粤港(广州)智能印刷有限公司、丝艾(合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无溶剂不干胶标签》团体标准,并已公开征求意见。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无溶剂不干胶标签》团体标准从基本要求、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绿色设计改进方案、评价方法、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评价技术规范,并且充分考虑行业现状与发展、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标准的可操作、可证实性,确保所有无溶剂不干胶标签产品符合绿色产品。
其实,传统意义上的无溶剂不干胶标签产品的获取和生产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更不利于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过,《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无溶剂不干胶标签》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通过评价无溶剂不干胶标签产品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大小,提出无溶剂不干胶标签绿色设计改进方案,从而提升无溶剂不干胶标签产品的生态友好性,引导和带动绿色消费。
自动折盒机是一种将平板纸盒自动折叠成成型盒的包装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日化行业。自动折盒机能够实现高效、精准的折盒操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是现代企业包装环节的重要设备。
工业除尘器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和颗粒物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及制药等行业。工业除尘器能够有效净化空气,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员工健康,是现代企业环保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
桨叶混合机是一种用于液体、浆料及粉体混合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及日化等行业。桨叶混合机通过高速旋转的桨叶搅拌物料,实现均匀混合,提高生产效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有机小球藻粉是一种由天然有机小球藻经过干燥和粉碎制成的高营养保健原料。富含蛋白质、叶绿素、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机小球藻粉能够为人体提供全面营养支持,是现代功能食品和健康补充剂的重要成分。
开装封一体机是一种将开箱、装填及封口功能集于一体的自动化包装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及电子产品等行业。开装封一体机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企业生产提供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和多种植物中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能够调节神经兴奋,缓解压力和焦虑,同时在保健品、功能食品及饮料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健康管理的重要成分。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