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食品行业三聚氰胺的控制现状

    2020-06-02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作者:慕慕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医药及建筑等领域,含有三聚氰胺的工业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三聚氰胺虽然并未被收录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但其对动物有潜在的危害性,长期接触或摄入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医药及建筑等领域,含有三聚氰胺的工业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三聚氰胺虽然并未被收录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但其对动物有潜在的危害性,长期接触或摄入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事实上,三聚氰胺的危害早已被人类所认识。

           1945年的动物试验显示,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但动物的长期摄入则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有可能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三聚氰胺被列为2B类致癌物。

           始于"奶粉"的警醒

           国内消费者对于三聚氰胺的认识始于"毒奶粉"事件。蛋白质作为奶粉中关键的量化指标,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为了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法是食品工业常用的一种蛋白质测试方法,通过对含氮量的测定来界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如果以含氮量计算,奶粉中的含氮量约为2.9%。

           而一些不法商家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将工业原料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以提高检测时蛋白质的比重,因为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6%,是奶粉的23倍。三聚氰胺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蛋白质含量符合标准,更重要的是能够显著降低成本。

           2008年,许多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经过缜密的调查取证,随后在受害者奶粉中发现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被公之于众。"毒奶粉"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其直接拖累了整个奶粉行业的发展,也使消费者降低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毒奶粉"事件给中国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敲响了警钟。

           多途径的污染来源

           三聚氰胺作为用途丰富的化工原料,排除人为添加的因素外,其也存在着多样化的污染途径,比如农兽药的使用、共线生产的带入以及包装物质的迁移等。

           2008年,有研究者从奶农自产自控的鲜奶中检出了三聚氰胺,其潜在的污染链条已经形成;

           2009年,有研究对北京地区食品中三聚氰胺污染进行调查发现,糖果和巧克力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11.83%,调味品中的检出阳性率最低,为1.78%。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暴露风险值得警惕。

           从安全性来看,虽然三聚氰胺每日总体的摄入量要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视。并且,三聚氰胺通常伴随着更高毒性的三聚氰酸出现,其是三聚氰胺加工产生的副产物。

           2008年11月,美国FDA在公布的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中同时发现了微量的三聚氰酸,认为三聚氰酸是使含有三聚氰胺产品的毒性超出正常水平的重要原因。

           迁移污染问题严峻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国就积极推行三聚氰胺的限量管理标准,制定了临时的三聚氰胺限量值,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认可。

           2010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粉状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为1mg/kg,其他普通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为2.5mg/kg,我国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2012年7月5日,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细化了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新标准,即每公斤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该限量经换算后与粉状乳粉基本保持一致。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制定了完善的三聚氰胺检测体系,包括原料乳与乳制品、动植物源产品、接触料产品及相关的检测方法等一系列标准。

           随着三聚氰胺生产及控制技术的发展,环境及共线生产等带入的风险已经很低,但三聚氰胺迁移的风险始终很高,并且逐渐成为三聚氰胺污染的主要源头。目前,三聚氰胺迁移导致的食品不合格情况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被退回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的食品接触材料应用很广泛,包括餐具、杯子以及食品包装材料等,通常情况下,三聚氰胺在产品中较为稳定,但经过光照、加热、遇酸或反复使用后时,残留的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会向与之接触的食品发生迁移,从而污染食品,危害健康。

           以刚过去的4月份为例,美国FDA拒绝进口我国的29批次食品中,因疑含三聚氰胺或三聚氰胺类似物原因被拒绝的有10批次,占到总数的34%左右;同月,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不符合标准的中国食品及相关产品中,因三聚氰胺迁移导致的不合格情况有4批次。从欧盟整个2019年来看,三聚氰胺迁移被通报19批次,占塑料制品(51批次)的37%左右,占整个食品接触材料案件的15.2%。三聚氰胺迁移在食品中的问题较为严峻。

           近年来,国际上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态势明显趋紧,食品接触材料不合格的情况逐年增加。

           实际上,产品出厂前都会有严苛的检测环节,其不合格多是由于检测结果差异导致的。三聚氰胺迁移量阈值很低,检测方法的些许区别可能就会导致结果的不同,这也是国际贸易上三聚氰胺迁移检测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为了规避检测方法的不足,国际间在检测技术上应该达成必要的共识,企业也应该制定更为严苛的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关键词:三聚氰胺迁移、食品接触材料、食品污染

           文/慕慕

           作者简介:

           慕慕,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食品工艺与配方的设计与研究,现主要从事肉制品的研发

    相关阅读
    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7-03
    别光馋“长安的荔枝”了,解锁荔枝的营养与功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2025-07-03
    必需氨基酸“蛋氨酸”的功效论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2025-07-03
    接骨木莓多酚类化合物的价值与多元应用研究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2025-07-03
    板栗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2025-07-03
    裹包机:高效包装的自动化利器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