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药用蘑菇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近年来,应用植物界的天然产物和草药提取物治疗感染性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和免疫调节防癌抗癌的作用多有报道,也被认为是辅助和/或传统药物治疗的一种形式。在这些天然产物中,药用蘑菇及其提取物是现代临床和药理学研究的重要来源并正在成为制药行业开发新型植物药的全球趋势。
三月十二日发表在意大利内科学杂志《MINERVAMEDICA》的一项研究首次报道了用来自香菇菌丝体(AHCC-活性己糖相关化合物,是ActiveHexoseCorrelatedCompound的缩写)的高标准化的活性化合物治疗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冠状病毒广泛分布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尽管大多数人类冠状病毒感染都是轻度的,如普通感冒。但是,21世纪以来,已经有三次从动物爆发冠状病毒感染,引发严重的疾病和全球传播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今年以来爆发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已在亚洲,中东,欧洲和美国加拿大迅速蔓延,已经波及到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全球大流行(Pandamic)。到目前为止(2020年3月21日)造成了全球26.7万人感染,1.12万人死亡,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感染下呼吸道,大多发生在老年人和/或其他有既往疾病患者中,其主要特征为自身免疫力较低,特别当与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时,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和急性呼吸综合症,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很难治疗,因为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对此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然而,纵观历史,植物草药,特别是药用蘑菇及其提取物在预防人类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方面已成功应用于呼吸道的感染疾病。
意大利研究人员报告的药用蘑菇及其提取物含有一种新型化合物AHCC,(由日本**研发生产),是从香菇菌丝体(也称香菇)经过深入研究的标准化提取物,其特征是由独特的多糖组成(净重为74%)其中20%为α-葡聚糖,平均分子量为5000Da/道尔顿。这种基于α-葡聚糖的标准化蘑菇提取物被用作免疫刺激剂,通过促进调节和保护性免疫反应对不同的病毒均有效,在动物和/或受西尼罗河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乳头状瘤病毒、疱疹病毒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HCC葡聚糖是一种低分子量多糖,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反应,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和T细胞的活性,增加对细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减轻流感的症状,起到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其他的研究显示AHCC可以防止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
医学文献报道,口服AHCC的剂量约4.5~6克/天,可以使用长达6个月。如果每天服用3克,长达9个月未见不良反应。然而,合适的剂量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情和机体状况。
多项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药用蘑菇提取物具有多种抗感染,抗病毒功能,是抗HIV-1逆转录病毒 药物研发的重要靶项。根据日本麻布大学的一项研究,姬松茸可以有效地防止流感病毒的传播,对H1N1流感病毒(PR8株)有抗病毒作用。另外德国一项发表在《药用植物学》(PlantaMedica)的研究,比较了162种植物和真菌的提取物对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流感病毒A,鼻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3,一种肠病毒)的抗病毒 药物作用和细胞毒性,发现蘑菇提取物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在所有活性提取物中,68%显示出对一种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而31%至少可以抑制两种病毒。
据目前所知,WHO最近命名的COVID-19是第七种人类冠状病毒。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正链RNA病毒,如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为艾滋病病毒)。根据国际病毒分类的简要评估和与其他病毒的相似性,以及调节机体免疫系统保护宿主免受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理论依据,AHCC可应用于预防人类致病性冠状病毒(包括COVID-19)引起的疾病。
尽管AHCC对抗人类冠状病毒感染从未被测试过,其疗效尚未得到系统的评估,但新的安全有效的疫苗或药物不能在18-24个月内完成临床试验和审批上市前,在应用新的(或旧的)药物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手段同时,人们应该采用天然产物,包括药用蘑菇及其提取物可以安全有效地针对多种病毒感染,因为这些天然产物已在实验室和临床试验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成功病例,包括人和动物呼吸道病毒。在此非常时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通过口服蘑菇及其提取物(AHCC)调节和优化机体免疫功能,有望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安全有效地预防感染和提高病毒清除率。请记住,对像新冠病毒这样的感染的**防御是健康的免疫系统。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