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优质蛋白来源:猪血蛋白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人均年消费量约为40公斤,这就催生了庞大的生猪屠宰市场,我国每年的生猪屠宰量近7亿头。生猪屠宰过程中伴随着副产物的产生,大多数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正常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餐桌,但也有一些产品始终处于低利用率的状态,猪血便是最主要的产品。生猪体内的血液约占生猪体重的4.5%左右,屠宰时能放出近80%的血液,每年能够产生庞大的猪血资源,其中一小部分被加工成血豆腐,用于直接食用,还有一部分被加工成血粉,用做动物饲料,对于一些散户而言,废弃成了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猪血的综合资源利用率不高。
血液的组分在正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酶及生理活性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为丰富,占血液总量的18%左右,占血粉总量的80%左右,且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价值较高。血红蛋白是猪血蛋白中的主要蛋白,是由珠蛋白和含二价铁的血红素组成,但由于血红蛋白分子量较大,体内消化利用率不算高,而又不具有直接利用的加工特性,因此通常是以猪血蛋白为原料,通过改性或以酶解后的多肽或氨基酸等小分子产品为主要开发对象。
合成食品加工助剂
猪血蛋白的溶解性较好,因此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起泡性等加工特性,但猪血蛋白含有血红素,且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够,因此并不适宜直接利用。为了充分利用猪血蛋白的特性,通过与亚硝酸盐合成亚硝基血红蛋白,作为肉制品发色剂是一个有效的应用途径。亚硝基血红蛋白不仅能够起到护色、发色的作用,而且能够显著减少亚硝酸盐等护色剂的使用,在应用上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制作功能性食品
蛋白质酶解是提升自身功能价值的途径之一,首先,蛋白质经酶解后分子量变小,产生更多的多肽类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消化利用率更高。其次,蛋白质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肽键断裂后,被包埋的氨基酸残基和氨基酸的侧链基团暴露出来,生成多种功能的活性肽。不同的分子结构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比如提供氢原子和金属鳌合能力的基团能直接参与自由基的淬灭,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发生,起到提高免疫力、保护肝 脏的功能,猪血蛋白酶解物是其功能化应用的重要途径。
提取免疫球蛋白
猪血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生物体内的一类大分子物质,在血清、体液、分泌液中存在,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免疫和生理调节功能,研究指出,补充适量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及体质低下的人群至关重要。免疫球蛋白在动物副产品中广泛存在,其中牛初乳是最常用的免疫球蛋白补充剂,由于其产量较低,市场供不应求。猪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要明显优于其他动物,而且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也是免疫球蛋白的优质来源。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殖业集中程度较低,散、乱状态突出,猪血虽然资源丰富,但资源收集难度较大,直接导致下游加工企业难以成型。近几年,随着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的贯彻实施和屠宰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猪血的资源整合可行性较高,对猪血蛋白的开发利用成为可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