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我国粮食年产量比70年前增加1万多亿斤

    2019-09-23 来源:科技日报
    9月23日,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秋粮已陆续开始收获,今年秋粮生产形势总体较好,除局部遭受旱涝灾害外,大部地区作物长势好、呈增产趋势,再加上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如果后期不发生寒露风、台风等大的自然灾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9月23日,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全国秋粮已陆续开始收获,今年秋粮生产形势总体较好,除局部遭受旱涝灾害外,大部地区作物长势好、呈增产趋势,再加上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如果后期不发生寒露风、台风等大的自然灾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由供给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2263.6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超过6000亿斤。此后一路攀升,到1996年首次突破10000亿斤大关,2012年迈上12000亿斤台阶,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7.8亿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1万多亿斤。

           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1965年稳定在100公斤以上,1982年突破200公斤,1998年突破300公斤,到2018年达到374.7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4倍多。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介绍,在同期人口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比新中国成立初翻了一番多,十分不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技术推广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8.3%。

           “农业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数千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实现多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国组织开展农科教大协作、大攻关,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说,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绿色防控等技术大面积推广,水肥药利用率明显提高,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有力促进了增产增效。

           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38.8%和37.8%。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措施,有组织开展的农田建设等相关活动主要集中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988年国务院设立“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统筹实施大面积、跨区域、整建制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9639.5亿元。如今,全国已建成6.4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一半农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从零起步。1949年农用拖拉机总动力7.35万千瓦,联合收割机仅13台。到201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左右,拖拉机总数达到2238.6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联合收割机总数达到205.92万台。

           “而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表示。

    相关阅读
    会说话的包装——天然色素如何改变食品安全格局?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消费者不仅希望食品本身健康,还渴望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其新鲜程度。传统的食品包装只能被动保护产品,而智能包装的出现,让包装从“沉默的容器”变成了“会说话的管家”。

    2025-11-07
    剖析新食品原料组织培养物的应用优势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具有潜在养生功能的原料逐渐走到大众的视线,这些原料不乏应用历史久远的药材,也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属性的物质,还有一些属于“舶来品”,他们对于消费者而言都有一个统一的标签:健康。

    2025-11-07
    植物肉幕后英雄,大豆分离蛋白一路升级成顶流

    在植物蛋白资源开发与食品工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 SPI)凭借其高纯度、全营养、多功能的特性,已成为食品领域替代动物蛋白的核心品种。作为经过深度加工的大豆蛋白制品,它不仅破解了传统植物蛋白利用率低的难题,更在肉制品改良、功能食品研发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2025-11-07
    食品标签透明化,让消费者选择更简单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食品标签应当是食品真实属性的反映,既给消费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也提供了消费者维护权益的途径。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标签逐渐向透明化转变,消费者费时费力“学习标签”的过程正在逐渐减少。

    2025-11-07
    基因组学重塑食品微生物研究新格局

    食品微生物,作为食品工业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从发酵食品的酿造到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微生物的作用无处不在。食品微生物与健康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既包括有益于食品生产的菌种,如乳酸菌等,也包括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有害菌种,如沙门氏菌等。

    2025-11-07
    谷朊粉:藏在面包与素食里的优质蛋白源

    谷朊粉,学名小麦面筋蛋白,本质是从小麦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蛋白质复合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面粉去掉淀粉后的精华”,普通小麦粉中约含70%淀粉、10%-14%蛋白质,而谷朊粉通过物理分离技术去除了淀粉、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使蛋白质含量飙升至80%以上(干基计算),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蛋白原料之一。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