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专家原创 > 谷朊粉:藏在面包与素食里的优质蛋白源
谷朊粉,学名小麦面筋蛋白,本质是从小麦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蛋白质复合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面粉去掉淀粉后的精华”,普通小麦粉中约含70%淀粉、10%-14%蛋白质,而谷朊粉通过物理分离技术去除了淀粉、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使蛋白质含量飙升至80%以上(干基计算),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蛋白原料之一。
从外观上看,优质谷朊粉呈淡黄色或乳白色粉末,质地细腻、无结块,闻起来有淡淡的小麦清香,无酸败、霉味等异味。它的核心特性与小麦中的两种关键蛋白质密切相关:麦醇溶蛋白(Gliadin)和麦谷蛋白(Glutenin)。这两种蛋白质在遇水后会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筋”,比如揉面时留在手中、有弹性的“面团筋膜”,正是谷朊粉的“原型”。这种网状结构能包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让面包、馒头等面食膨胀松软,同时赋予其独特的咀嚼口感。
谷朊粉并非“人造产物”,而是小麦天然成分的“浓缩提取”。早在20世纪初,欧洲就开始探索小麦蛋白的分离技术,最初用于改善面包品质;到了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生产技术成熟,谷朊粉逐渐从烘焙领域拓展到肉制品、素食、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成为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原料”。
谷朊粉的制作:物理分离,保留天然营养
很多人会好奇,谷朊粉是如何从小麦粉中“分离”出来的?其实,它的制作过程以物理方法为主,不依赖化学试剂,能较大程度保留蛋白质的天然结构和营养。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工艺是“水洗法”,核心步骤可分为4步:
和面醒发:首先将小麦粉与水按比例混合(通常水粉比1:1.2),揉成均匀的面团,然后在室温下醒发30-60分钟。这个过程中,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会充分吸水,形成初步的面筋网络,为后续分离淀粉做准备。
水洗去淀粉:将醒发后的面团放入清水中反复揉搓、冲洗。此时,面团中的淀粉颗粒(水溶性)会随水流被带走,留在手中的黏稠、有弹性的“胶状物”就是湿面筋(含水量约70%)。为了彻底去除淀粉,水洗过程需要持续多次,直到冲洗后的水变得清澈(无白色淀粉浑浊),湿面筋的纯度可达90%以上。
脱水干燥:将湿面筋切成小块,通过低温烘干(通常温度不超过60℃)或喷雾干燥技术去除水分。低温烘干能避免蛋白质变性,保留其功能特性——比如后续遇水仍能重新形成面筋网络。干燥后的面筋块经过粉碎、过筛,就形成了细腻的谷朊粉粉末,含水量控制在8%-12%,便于长期保存。
品质检测:最后,成品谷朊粉需要经过严格检测,包括蛋白质含量(需达到GB/T 21924-2008《谷朊粉》标准中的≥80%)、灰分(≤1.0%,反映杂质含量)、水分、微生物指标等,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营养构成:高蛋白、低脂肪
蛋白质含量“碾压级”:如前所述,谷朊粉的蛋白质含量(干基)可达80%-85%,远高于鸡蛋、牛奶、大豆粉、鸡胸肉。更重要的是,它的蛋白质属于“完全蛋白”吗?严格来说,谷朊粉中的小麦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但赖氨酸含量较低(约2.3g/100g蛋白质,而理想蛋白模式中赖氨酸需达到5.5g/100g蛋白质),因此单独作为“蛋白质来源”时,氨基酸评分略低于鸡蛋、牛奶,但优于多数植物蛋白(如大米蛋白、玉米蛋白)。若与赖氨酸丰富的食材(如大豆、肉类、坚果)搭配食用,可实现“氨基酸互补”,提升蛋白质的整体利用率。
低脂肪、低碳水:谷朊粉的脂肪含量极低(≤2%),碳水化合物含量约10%-15%,热量也相对较低,每100克谷朊粉约含350-360千卡,低于同等重量的大豆粉(约400千卡)和肉类(如牛肉干约550千卡),适合需要控制脂肪和碳水摄入的人群(如健身、减脂人群)。
富含功能性成分:除了蛋白质,谷朊粉还含有少量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矿物质(如铁、镁、磷)和膳食纤维(约2%-3%)。其中,膳食纤维虽含量不高,但能促进肠道蠕动,搭配高蛋白特性,能带来较强的饱腹感。
谷朊粉的食品应用
1、烘焙领域:“口感调节剂”
面包:普通面粉制作面包时,若蛋白质含量不足(如低于11%),面团发酵时容易“塌陷”,面包口感松软但无嚼劲。添加2%-5%的谷朊粉(按面粉重量计算),可提升面团的面筋强度,让面包膨胀更均匀,内部气孔细腻,口感更有弹性(如欧式硬面包、全麦面包常用此方法)。
馒头/包子:添加1%-3%的谷朊粉,能让馒头更蓬松,冷却后不易变硬,包子皮更光滑有韧性,不易破馅。
饼干/糕点:部分酥脆型饼干(如苏打饼干)会添加少量谷朊粉,增强面团的延展性,避免烘烤时碎裂;而在糕点中(如蛋糕),谷朊粉添加量需控制在1%以下,否则会因面筋过强导致蛋糕口感扎实,失去松软度。
2、肉制品领域:“品质提升剂”
在香肠、火腿、肉丸等肉制品中,谷朊粉主要发挥“保水、保油、增弹”的作用:
保水保油:谷朊粉的蛋白质网络能包裹水分和油脂,减少肉制品在加工(如蒸煮、油炸)过程中的水分流失,避免口感干硬。比如在香肠中添加3%-5%的谷朊粉,可使出品率提升10%-15%,同时让香肠更嫩滑。
改善口感:在低脂肉制品中(如低脂火腿),谷朊粉可替代部分脂肪,通过蛋白质网络模拟脂肪的口感,避免产品因低脂而变得“柴硬”。
3、素食领域:“植物肉核心原料”
近年来,随着素食主义和“植物基”食品的兴起,谷朊粉成为制作“植物肉”的核心原料之一,原因在于它能模拟肉类的“纤维感”和“咀嚼感”:
素肉/素鸡:将谷朊粉与水按1:2的比例混合,揉成面团后经过蒸煮、挤压、切片等工艺,可制成“素鸡”“素牛肉片”等产品。这些素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约20%-25%,与真实肉类接近),还能吸收调味料的香味,口感紧实有嚼劲,深受素食者喜爱。
植物汉堡肉饼:部分植物汉堡会添加谷朊粉,与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复配,通过高温挤压技术让蛋白质形成类似肉类的纤维结构,从口感上接近牛肉饼。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任何食品原料都不能替代“多样化的饮食结构”。谷朊粉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补充”,但不能替代全谷物、新鲜蔬果、优质肉蛋奶的营养。只有均衡搭配,才能真正实现“营养健康”的目标。
作者:Joyce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