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淀粉和薯业 > 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 集成模式研究取得新进展
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举行的2019年中国·乌兰察布马铃薯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上传来消息,我国“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关键技术不断完善,瓶颈逐个突破,目前集成了华北节水高效、西北全产业链和中原高效设施栽培等6套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在主产区建立综合示范基地9个,核心面积5300余亩。其中,在乌兰察布示范的华北马铃薯节水高效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平均亩产3200公斤,比普通滴灌亩增产16.36%,化肥施用量减少20%,经济效益增加15%以上。
乌兰察布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全市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达450万吨,是全国最重要的地市级产区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组织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攻关联合体、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与乌兰察布市政府、内蒙古马铃薯创新团队和推广团队联合协作,共同创建了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铃薯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基地,核心示范面积达500亩。
依托该基地开展研究的“马铃薯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是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主要作物绿色发展协同创新项目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内3个相关研究所和各省市相关单位的研究力量及协同生产和加工企业,共同开展绿色优质新品种筛选技术、健康脱毒种薯繁育技术、水肥一体化精准微灌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遥感数字化监测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和主食化加工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综合集成,并进行规模化示范。
为了推动优新品种的快速应用推广,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育成的近70个优新品种同时在这里进行了展示示范。其中,马铃薯良种科研攻关联合体由全国62家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种业企业组成,主要开展优异种质发掘、创制与共享,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筛选、选育和展示,高代品系联合试验和新品种测试,种薯繁育体系创新。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望解决马铃薯品种结构性缺乏的问题,并将为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优质品种和种薯绿色繁育技术。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马铃薯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论坛”“马铃薯绿色集成技术模式及良种科研联合攻关研讨会”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研讨会”。与会代表表示,研讨会深入剖析了马铃薯生产的关键环节,有助于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和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联合召开。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