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哥斯达黎加蜂蜜产量“回甘” 4年间增33%
按照哥斯达黎加农牧部(MAG)下属国家养蜂业计划(Programa Nacional de Apicultura)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哥斯达黎加的蜂蜜产量呈健康增长趋势,从2015年的889吨增加到去年的1180吨,4年间增幅为33%。
哥斯达黎加《民族报》7月14日报道,农业部门规划执行秘书处(Sepsa)编写的2015-2018农业统计公报表明,过去4年,哥斯达黎加养蜂业规模也出现了小幅扩大,国内蜂箱数量从2015年的37910组增加到了2018年的39376组。
哥斯达黎加国家养蜂业计划负责人安娜 古贝罗(Ana Cubero)表示,目前本地蜂蜜产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60%,因此必须通过进口弥补。按照对外贸易推广局(Procomer)数据,2017年,哥斯达黎加从海外市场采购了380吨天然蜂蜜,该数字已于去年增长至650吨。
关于蜂蜜的供需关系,哥斯达黎加养蜂业者协会(Asoapi,总部设在蓬塔雷纳斯省的希卡拉尔)负责人鲁本?查瓦里亚(Rubén Chavarría)认为,国产蜂蜜之所以无法满足全部内部需求,原因是政府对农业,尤其是对养蜂业支持不足。他表示,由于缺乏公共鼓励措施,养蜂业的“存在感”远不如蔬菜种植业、养牛业、养猪业等其他农牧业生产领域。
古贝罗则解释说,与其他农牧业一样,养蜂业产量也受气候影响。蜜蜂在夏季为各种作物和花朵授粉,而雨水是主要限制因素。蜂蜜的收获时间通常为12月至次年4月,但各地咖啡、甜瓜和西瓜等作物的花期不同也决定了蜜蜂的采蜜时间。
哥斯达黎加大学(UCR)社会科学教授路易斯 费尔南多 莫拉莱斯(Luis Fernando Morales)于2017年7月通过“Agronegocios”杂志发表的“哥斯达黎加蜂蜜生产和消费研究报告”指出,“全国蜂蜜产量曾在1998年一度达到1502吨,但5年后则降至904吨。除了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对植物开花和蜜蜂的生命周期造成了负面影响之外,气候变化现象,以及非洲化蜜蜂(杀人蜂)的出现也都是导致蜂蜜减产的原因。”
上述报告还显示,1999年至2014年间,哥斯达黎加国内每组蜂箱的年产量为32公斤。根据农业部门规划执行秘书处提供的数据,蜂箱的单位产量已降至去年的每组每年30公斤。
此外,有关哥斯达黎加养蜂业规模的信息也较为匮乏。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哥斯达黎加国内的养蜂家庭数量在1万至1.1万户之间。
据粗略估计,目前哥斯达黎加的人均蜂蜜年消费量为500克。古贝罗认为,由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起,人们越来越了解消费天然产品的好处,因此,哥斯达黎加民众对于蜂蜜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