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大蒜炝锅致癌,是真的吗

    2019-07-17 来源:北京青年报
    看某养生节目说“大蒜炝锅致癌”。居然有这种事儿?赶紧翻来视频看看,结果真的是万万没想到,这种谣言居然还能存在。好了,今天咱们就好好说说大蒜的事儿吧。

           “吃饭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这些饮食谚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蒜香小龙虾”“蒜蓉烤生蚝”“蒜炒油麦菜”等等菜式大家肯定也十分熟悉;而且不管在火锅蘸料还是日常调味碟中蒜泥也占据了一定的席位。

           尤其现在是新蒜收获上市的季节,这收成甚是喜人的大蒜自然也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本来大家一起愉快地吃蒜谁也不嫌弃谁,万物皆味,世界和平,可家中一向奉行勤俭持家、杜绝浪费的长辈突然把炒菜中的蒜挑出来扔掉让人大惑不解。要知道这位长辈可是坚决秉持“粒粒皆辛苦”这一观念,吃饭时连葱花姜丝都不放过,怎么突然对大蒜如此歧视?

           追问之下他向我透露实情,看某养生节目说“大蒜炝锅致癌”。居然有这种事儿?赶紧翻来视频看看,结果真的是万万没想到,这种谣言居然还能存在。好了,今天咱们就好好说说大蒜的事儿吧。

           许多食物在加热到120℃以上时都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

           养生节目中的论调主要在于,大蒜在炝锅时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属于2A级致癌物,所以得出了大蒜炝锅致癌的结论,但是这个逻辑真的成立吗?

           首先,大蒜炝锅会产生丙烯酰胺吗?这个真的会。

           让我们先来盘一盘丙烯酰胺是如何诞生的:丙烯酰胺的生成,是食物中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与糖类在高温烹调(如油炸、焙烤、烧烤)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导致的。

           换句话说,所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如土豆、面包、麦片、饼干等食物,在加热到120℃以上时,都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

           另外,食品中丙烯酰胺还与烹饪方式、食物状态密切相关。

           有研究发现,就食物而言,在油炸或烤制时,食物越薄、受热温度越高、受热时间越长,食物加工时的美拉德反应就会越剧烈,产生的丙烯酰胺也就越多。

           而大蒜在煎炒后会微微变得焦黄,有时甚至会“黑煳”,其中过程也包括美拉德反应,自然也会产生少量的丙烯酰胺。

           不能简单地将“少量食用和接触丙烯酰胺”与“致癌”画等号

           那么,第二个关键的问题来了:丙烯酰胺真的致癌吗?不一定。

           首先我们看一下丙烯酰胺为什么会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它并不是一种安全物质,而是一种中等毒性的亲神经毒物,在人群和动物中都已被证实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尽量避免暴露在高浓度丙烯酰胺环境中。

           至于致癌性,在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丙烯酰胺致癌性的研究证据比较充分。但在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人群致癌研究中发现,丙烯酰胺与某些癌症可能有正向关联,但与某些类型癌症甚至出现了负向关联。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将丙烯酰胺的少量食用、少量接触和致癌画等号。

           另外,来自瑞典和美国的研究学者对部分癌症病人和健康人食谱中的丙烯酰胺进行了对比,未发现含有丙烯酰胺的食品会增加患癌风险的显著性差异。

           这也就是为什么丙烯酰胺是2A级致癌物。2A级致癌物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的物质。听起来有一点点可怕对不对?但是如果告诉你,其实猪、牛、羊肉和腌制蔬菜也在2A级致癌物列表中是不是瞬间就不怕了?

           虽然没有安全问题但高温的煎炸和漂烫的确会损失大蒜的营养

           所以,大蒜炝锅到底会不会致癌呢?很难。

           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基于此,我们来看看国际标准和致死量。

           假设同质量的炝锅蒜产生的丙烯酰胺和饼干一样多,一位体重50公斤的普通人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界限量需短时间内摄取炝锅蒜32.7公斤,达到致死量限则需一次性食用9092.2 公斤炝锅蒜。

           且不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否吃掉9吨多的蒜,就算一下子吃完32.7公斤炝锅蒜,普通人也根本做不到啊。就算大胃王吃得完,那大概得是没有感情的吃蒜机器。

           大蒜炝锅没事是不是可以放心吃了呢?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确实没有问题了,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仍有不足之处。

           大家都知道,大蒜的杀菌作用和其特殊风味来源主要是大蒜素。但新鲜大蒜中并不含有大蒜素,只含有产生大蒜素所必需的蒜氨酸和蒜氨酸酶。这两种物质在受到外力作用后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大蒜素。但如何才能让大蒜产生更多的大蒜素呢?

           有国内的实验室研究显示,与蒜末和蒜片相比,蒜泥最有利于大蒜素的合成。随着时间的增加大蒜素的合成量也有所增加,在室温下1至2 小时左右蒜片、蒜末和蒜泥的大蒜素含量会达到峰值。另外,高温的煎炸和漂烫会对大蒜素产生破坏。

           所以,如果只是追求风味,将大蒜煎炸炝锅是没有太大的安全隐患的。但是如果想摄入更多的大蒜素,还是建议尽量将蒜捣碎并放置一段时间后食用。

           虽然拿蒜炝锅并不是好的摄取大蒜中有益物质的方法,但区区几瓣儿炝锅蒜也远远达不到使人得癌症的效果。

           如果真的畏惧丙烯酰胺带来的潜在危险,那就更应该提醒自己少吃薯片、饼干、炸鸡之类的食物,毕竟这不仅能大大降低丙烯酰胺的摄入量,还能免于发胖。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