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中国能靠进口俄粮替代美粮?学者:中俄农业合作很有潜力
当前,国际贸易局势风云变幻,作为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俄罗斯正走入中国视野。在促进粮食进口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能否从俄罗斯进口更多农产品来替代美国农产品?
中俄在哪些方面能够合作,能够有发展前景?有学者认为,首先是农业合作,俄罗斯现在每年出口大量粮食,而向中国出口的仅占其一小部分,这说明两国农业合作很有发展潜力。
不少人提出俄粮能否代替美粮,专家指出,全部代替暂时不太可能,但是部分代替美粮、实现中国粮食进口多元化、保证粮食安全,还是能够做到的。所以,未来农业合作应该是两国合作重点。
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伊纽生6月19日表示,中国市场对大豆及豆制品、玉米、牛羊肉等产品均有较大需求,农业合作正在成为俄中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伊纽生表示,相信在俄罗斯有关部门、生产商和出口商的共同努力下,更多俄罗斯农产品和食品将进入中国市场。
俄粮食出口计划到2030年达到4500万吨。俄农业部说,播种面积扩大、施肥提高以及技术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粮食产量,俄计划到2020年将粮食产量增至约1.2亿吨。
俄罗斯目前向130多个国家出口粮食。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此前报道,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农业年度,俄出口小麦比美国多350万吨,比加拿大多200万吨。
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扩大向中国的粮食出口,与中国促进粮食进口多元化的背景契合。
《日本经济新闻》注意到,早在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在进口来源的多样化方面实施布局。2012年2月,中国与阿根廷就检疫手续达成协议,做好了进口阿根廷玉米的准备。同年,中国购入乌克兰玉米。
中国大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正在积极布局,目标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粮食经营量3000万吨,掌控一手粮源1000万吨,进口食品50亿元人民币,打造对接“一带一路”的进口粮食陆路和海路两大粮食物流通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包装材料往往无法有效阻止氧气、水分等物质对食品的侵害,从而导致食品变质、氧化,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高阻隔性包装膜技术的出现,为食品保鲜和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近“长安的荔枝”可是火出圈了,登顶豆瓣实时热门电视TOP1,口碑高涨。大家追完《长安的荔枝》是不是还意犹未尽,满脑子都是那跨越千山万水的鲜甜呢?剧里为了把荔枝送到长安,那真是操碎了心!不过咱们现在吃荔枝可方便多啦,同时荔枝也是夏日水果界的实力派哦!
蛋氨酸,也称为甲硫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含硫氨基酸,是肌体所需硫的主要供应者。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不仅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伤口愈合、提升免疫等。还参与到其他物质的转化、合成和代谢过程,比如肌酸、胆碱、一碳单位等,从而影响诸多生理功能的体现。
接骨木莓(Elderberry)以其深紫色的浆果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抗病毒素”与“西方板蓝根”。这种源自忍冬科接骨木属的植物,其果实、花朵乃至叶片均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及多种炎症性疾病。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接骨木莓的营养成分与健康功效逐渐被揭示,其在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板栗,又称栗子和毛栗,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不仅是人们日常消费的高档干果果品,也属于山珍和无公害森林食品,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我国是全球板栗生产的第一大国,板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裹包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等领域的自动化包装设备,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整齐包裹和封装。裹包机以其包装速度快、包装质量高和操作简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成为现代工业包装的重要工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