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新营销 让食品安全保障走上新起点

    2019-07-05 来源:食品伙伴网
    互联网和食品产业融合的新营销通路,驱动食品安全保障走向纵深。6月30日,作为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安全与环保——新营销通路的食品安全保障论坛”在北京举办。

           互联网和食品产业融合的新营销通路,驱动食品安全保障走向纵深。

           6月30日,作为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安全与环保——新营销通路的食品安全保障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食品领域电商平台、餐饮服务平台、大型连锁营销平台、检验检测机构等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新营销通路下食品领域的安全和环保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安全和环保是食品新营销通路长久发展的两大命脉。数字化浪潮打破食品传统销售格局,孵化出网络销售食品新业态。新发展格局机遇与挑战并存,业界在喜迎行业崛起的同时,需沉下心来思考。

           严守底线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要严守安全底线,不放松、不懈怠。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司相关人员介绍,市场监管总局按照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的原则,积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规范行业健康发展,努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该人士指出,新业态中网络订餐是媒体关注、百姓担忧的热点问题。守住网络餐饮安全底线,首先要强化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人意识,加强对入网企业管理,取缔无证不合规行为。其中包含确保入网企业有实体经营门店,保证线上线下食品同质同标,开展食品安全配送人员考核,对外卖配送环节线上线下监测等要点。

           新业态、新管理、新思路。孟素荷认为,食品安全有多米诺骨牌效应,从生产到终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局。为避免品牌空心化等问题,输入科技支撑要素,加强食品生产过程控制,实现透明化、阳光化生产是以网络订餐为代表的新业态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举措。

           夯实基础

           夯实食品安全基础,离不开市场主体的积极践行。食品新业态下,很多企业正在尝试以科技手段管控食品安全风险。

           以网络订餐为例,其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关键要素包含温度和时间。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称饿了么)食品安全总监贾娅玲介绍,存放外卖餐品温度、存放多久、配送环节都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为保证餐品安全,饿了么开发了智能调度系统,以自动生成配送路线、临近订单合并、机器人接单等方式保证外卖能尽快到达用户手中。”贾娅玲说。

           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执行主任严志农表示,食品来源可知、去向可追溯,实现全过程阳光透明不仅能更好地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传播、食品掺假等,而且是增加消费者信任度的重要手段。他介绍,沃尔玛已启动中国区区块链追溯平台,消费者只要扫一扫就可以通过商品上的二维码,追溯到商品供应源头,获知产品信息、检测报告、物流过程时间等信息。

           便利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席、高级总监程缅表示,便利蜂食品安全保障主要依据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品质标准的方式,设置每年1次到4次实验室抽检,利用“蜂利器”企业平台App追溯并处理投诉信息等。

           应对挑战

           新业态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背后也存在环保难等隐忧,其中包含新零售场景下食品包装材料带来的挑战。

           江苏龙骏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支朝辉介绍,2018年我国单外卖餐盒这一项全年消耗量就达2.9亿个。因“体小量大”使其陷入回收难、降解难的窘境。另外,目前尚未有相关规定硬性要求餐盒回收,从而给环境造成巨大负担。

           支朝辉认为,在针对外卖垃圾的环保治理上,立法和监管都不应有过多的弹性和犹豫。就眼下看,可通过塑料餐盒使用量跟外卖垃圾回收成本分担正向挂钩、对使用绿色餐盒给予税收激励等方式,实现外卖垃圾减量。此外还可通过开发替材、重复利用、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减量。总体可秉承三个原则:源头替材减量,过程节能降耗,末端减排少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限塑令’施行后超市购物袋、外卖餐盒规定必须收费,本意是减少能耗、缓解环境压力。然而有些企业将购物袋等作为赢利点,去年单这一项的收益就达3000万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楚东呼吁,从业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食品安全和环保作为落实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认真建立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环境和环保文化。

    相关阅读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及监管机制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2025-08-13
    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抗疲劳天然产物研究应用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2025-08-13
    减肥界的明星产品,白芸豆提取物到底如何?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2025-08-13
    甘薯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加工利用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2025-08-13
    “电解质水”真相,标准里的“电解”与“解密”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2025-08-13
    月见草油演绎药食同源,食品界的“万金油”正在破圈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