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淀粉和薯业 > 技术做媒 马铃薯块茎蛾难逃“美人关”

    2019-07-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事实上,任何单一方法都难以实现有效控制。”高玉林说,为此,他们研发了“以性诱剂为主的马铃薯块茎蛾绿色防控综合技术”,该技术集成了针对马铃薯块茎蛾不同为害阶段进行防控的多项技术。

           “事实上,任何单一方法都难以实现有效控制。”高玉林说,为此,他们研发了“以性诱剂为主的马铃薯块茎蛾绿色防控综合技术”,该技术集成了针对马铃薯块茎蛾不同为害阶段进行防控的多项技术。

           今年夏季,云南持续干旱,使得马铃薯块茎蛾来得比往年更多了些。放眼望去,曾经致富的“金豆”却变成了千疮百孔的“黑豆”,农民们脸上愁云惨淡。

           马铃薯块茎蛾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经济害虫。“成品薯被虫蛀后,市场上根本没人要;要是种薯着了虫,会直接抑制马铃薯的生长。”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西海子村马铃薯种植大户梅玉贵告诉《中国科学报》,他曾遭受过严重损失,但却对这些“蛾子”束手无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高玉林团队研发的“以性诱剂为主的马铃薯块茎蛾绿色防控综合技术”解决了梅玉贵的“大难题”。从去年开始,在高玉林团队的指导下,梅玉贵从500余亩的大田中选择一部分试用该技术。“相对来说,今年我的损失是最少的。”梅玉贵说,他今年打算扩大试验面积。

           小“蛾子”大危害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1亿亩,年产量约1亿吨,均为世界。2015年,农业农村部正式提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

           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形地势复杂、土壤肥力差、气候干旱缺水,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因此种植马铃薯成为当地。也因此,马铃薯成为当地人重要的食物与经济来源。

           然而,马铃薯块茎蛾的频繁侵袭,让农民们苦不堪言。

           马铃薯块茎蛾是“外来物种”,又称洋芋蛀虫、烟草潜叶蛾,在国内俗称串皮虫、绣花虫、洋芋蛆。据记载,它起源于南美洲山区,即野生马铃薯和烟草的原产地,经历漫长的传播过程,于1937年首次在我国广西一带发现踪迹,随后逐渐入侵云南、贵州等地。如今,马铃薯主产区几乎都有它的身影。

           高玉林研究马铃薯块茎蛾多年。他告诉《中国科学报》,马铃薯块茎蛾的寄主很广,包括烟草、番茄、辣椒、茄子等诸多茄科作物,但对马铃薯的为害最为严重,可蛀食叶片、茎秆、块茎。无论是在马铃薯的田间生长期还是贮藏期,马铃薯块茎蛾均可为害。前者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而在长达4个月的贮藏期中,若无冷藏,为害率可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弄清马铃薯块茎蛾的繁殖情况,近几年,高玉林团队在云南虫害高发区设置多个监测点。他们发现,马铃薯块茎蛾20~30天便可繁殖一代,成虫一次可产卵150~200个。

           马铃薯病虫害专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杨艳丽告诉《中国科学报》,该害虫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远距离传播和近距离扩散两种。前者是通过马铃薯尤其是种薯的调运携带入境,后者则主要来自当地的烤烟和遗留在田地中已被侵害的马铃薯块茎。

           马铃薯块茎蛾的幼虫对马铃薯伤害。幼虫可蛀食叶片、茎秆、叶柄,并可在马铃薯块茎上蛀食隧道。马铃薯块茎蛾初孵幼虫先潜入叶肉取食,随着龄期增加,爬出叶肉掉到地上,最终钻入并侵蚀块茎。而高龄幼虫则钻入地下为害马铃薯块茎。

           “它既是地上害虫,又是地下害虫。”高玉林说,“这一害虫‘潜伏’式的侵袭也给幼虫阶段的防控增加了难度。”

           为“情”而死

           消灭马铃薯块茎蛾,是科研人员和农民们共同的愿望。

           杨艳丽表示,目前主要的防控措施有,在田间喷施杀虫剂和在种薯仓库使用溴甲烷熏蒸。“在土壤含水量不多的田地覆盖地膜,以减轻块茎蛾幼虫对马铃薯的危害,效果十分有限。此外,杀虫剂对钻蛀到薯块内的幼虫无效。”

           虫害严重时,他们建议农户在块茎蛾发生区域不种马铃薯,改种玉米或其他作物,在烤烟种植区不同期种植马铃薯。他们也建议禁止块茎蛾发生区生产和销售马铃薯种薯,以免“传染”虫害。

           “事实上,任何单一方法都难以实现有效控制。”高玉林说,为此,他们研发了“以性诱剂为主的马铃薯块茎蛾绿色防控综合技术”,该技术集成了针对马铃薯块茎蛾不同为害阶段进行防控的多项技术。

           比如,针对幼虫,目前筛选出了较为有效的白僵菌等微生物杀虫剂,幼虫接触后便会感染而死;还筛选出高效杀灭幼虫的线虫,均可用于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不过,它们对成虫毫无作用。高玉林表示,由于马铃薯块茎蛾的幼虫钻蛀到寄主内部为害,化学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可能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系统等。面对应用化学药剂带来的种种问题,化学农药减施增效及马铃薯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人员另出妙策“对付”成虫,既一招制敌,又绿色环保。

           高玉林告诉记者,马铃薯块茎蛾雌性成虫腹部末端会分泌出一种低量、高效、能引诱同种异性前来交配的化学物质,简称性信息素。当雄虫“闻”到这种化学物质气味后,会“以为”对方在发出求偶信号,便立刻飞向雌虫身边。根据这一特性,他们团队明确了雌性马铃薯块茎蛾主要性信息素成分,并通过多年田间筛选获得性诱剂配方。

           如何应用?高玉林介绍,具体操作很简单,将微量性信息素放置在表面涂满胶水的塑料板中间,并将塑料板置于田中形成“陷阱”,只待雄虫自投罗网。

           高玉林形象地将此技术称为“勾引技术”,“在实现大量诱捕的同时,还能进行虫情测报、害虫检疫、干扰交配”。

           绿色高效的“勾引技术”

           这项“勾引技术”得到2018年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支持。高玉林是该项目中化学农药减施共性技术的课题负责人。

           该技术目前正在云南省马龙区进行示范,高玉林表示,对于当地农户来说,接受一项新技术并不容易。因此,他们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和指导,“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当他们看到该技术在马铃薯块茎蛾防控中实实在在的效果时,就更容易接受了”。

           高玉林还强调,马龙区是重点贫困县,在该区域开展马铃薯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示范,有助于提高当地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产业提供科技支撑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成成果鉴定委员会前往示范区进行“考核”。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控制害虫的效果显著,在马铃薯块茎蛾性诱剂配方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将该技术成果在马铃薯块茎蛾为害区域大面积推广。

           同时,专家组还表示,该项技术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为保障马铃薯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润志是专家组成员之一。他在实地考察后告诉《中国科学报》:“应用性诱剂技术,等于干扰了田间雌性成虫的正常交配,雌成虫产的很多卵由于减少了交配率而不能孵化成幼虫。这样的技术应用一两年之后,马铃薯块茎蛾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危害也会减轻,这样来看,‘勾引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防治措施。”

           不过,高玉林表示,尽管该技术已尽可能地优化,但还需要简化程序、降低成本,以期用的剂量达到的效果,让农户更能接受。为此,他们正与企业合作,探索产业化之路。

    相关阅读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及监管机制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2025-08-13
    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抗疲劳天然产物研究应用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2025-08-13
    减肥界的明星产品,白芸豆提取物到底如何?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2025-08-13
    甘薯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加工利用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2025-08-13
    “电解质水”真相,标准里的“电解”与“解密”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2025-08-13
    月见草油演绎药食同源,食品界的“万金油”正在破圈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