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四川所有天然水域明年将全面禁渔
5月21日,随着10万余尾长江鲟的放流入江,持续20余日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宣传系列活动”在宜宾宣告启动。
该活动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发起,旨在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精神,通过实地案例探访、观察交流、联合座谈、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实施,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全社会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96.5%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是长江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水量补给地,也是全国重要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基因库,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四川区域内大小河流有1400多条,鱼类多达230余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近百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长江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省水产局副局长漆乾余介绍,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和国家《意见》精神,四川即将出台相应实施意见,力争到今年底,我省长江流域重要支流和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渔,到2020年,全省所有天然水域实现渔民退捕转产,全面禁渔;到2035年,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生境得到全面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和种群重建获得成功,水生生物资源显著增长,水域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商品二维码》(GB/T 33993)等国家标准的实施,为食品数字标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随着消费者“控糖”意识的不断提升,用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低糖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对于甜味剂安全性的质疑也层出不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