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升级版食安监管体系明年建立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上述目标。《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
“《意见》的出台,对我国整个食品行业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在此之前,我国在食品安全这方面虽然也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但却没有这么详细的“路线图”。从《意见》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整个时间表的设置,还是在具体细则方面的把控都非常明确。《意见》整体对于目前我国食品行业所存在的不足、出现的乱象,做出了一个精准的部署。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此次抽检的428043批次食品总体不合格率为2.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从检验不合格的项目看,仍以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三类问题为主,分别占不合格总数的30.7%、23.7%、22.9%。质量指标不达标占不合格总数的比例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已完成5000项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发布了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局长张茅此前指出,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药、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标准还有较大不足,产品标准缺失、滞后问题仍突出。
针对食品安全标准与最严谨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的情况,《意见》提出,要建立最严谨的标准。立足国情、对接国际,加快制修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到2020年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指标达到1万项,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与此同时,我国还将加快制修订产业发展和监管急需的食品安全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配套检验方法标准。完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标准制定。及时修订完善食品标签等标准。
在朱丹蓬看来,此举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市场主体责任,对产业端的结构升级将产生积极的支撑作用。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国家将建立统一的食用农产品追溯平台,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政府部门监管平台对接,实现信息互通互享。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