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一头蒜就要1.18元!收购价高出去年4倍,蒜农后悔种少了,“蒜你狠”又要来了?

    2019-05-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虽然还只是初夏,但午后的天气却已经难掩燥热。刚吃完午饭的批发商们此时迎来片刻清闲,有人专注地玩着手机,有人靠在摇椅上打盹儿。

           一头蒜就要卖到1.18元?难道已经有两三年没有现身的“蒜你狠”又气势汹汹地杀回来了?

           虽然还只是初夏,但午后的天气却已经难掩燥热。刚吃完午饭的批发商们此时迎来片刻清闲,有人专注地玩着手机,有人靠在摇椅上打盹儿。

           这里正是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大蒜交易区。记者一踏入这片交易区,一股刺鼻的蒜味就扑面而来。

           听到记者关于今年大蒜价格是否上涨的问题,批发商李东(化名)表现出“这还用问”的神情,并回答说,“今年种大蒜的挣到钱了。”

           事实上,记者此前在走访北京市丰台区的两家大型超市时发现,其中一家超市的蒜头(干蒜)标价6.99元/斤,另一家则按袋计费,按照袋装蒜头数量不同标价不同,袋装5个蒜头的标价5.9元/袋,袋装10个左右蒜头的标价8.9元/袋。

           标价5.9元一袋的蒜头,算下来一头蒜可不就得要1.18元!那么今年的大蒜价格是不是走势异常呢?带着这个疑问,5月17日,记者试图在北京市交易规模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一探究竟。

           当前收购价比去年时高出约4倍

           北京新发地市场目前形成了以蔬菜、果品批发为龙头,肉类、粮油、水产、调料等十大类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的格局,承担了首都8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是北京市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大“果盘子”。其农产品价格指数也成为引领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记者在新发地市场的大蒜交易区询问近期蒜价是否上涨了时,一家批发摊主告诉记者,“过完年的时候是两块多(一斤),现在是三四块,好的要卖到四五块。”

           交谈的间隙,有顾客来询价,摊主介绍称,中等个头的一袋40斤是145元,合3.6元多一斤;再好点的是170元40斤,合4.25元一斤。

           李东来自山东聊城,专门从事鲜蒜批发。他告诉记者,去年收购鲜蒜的时候每斤只有大约四五毛钱,今年收购价已经达到2块左右,比去年高出了约四倍。

           来自山东菏泽的张舟(化名)之前做过蒜农,近两年开始跑起了运输,把大蒜从产区运输到新发地市场。他告诉记者,去年鲜蒜是0.6元左右收购,今年的收购价2.1元左右,批发商卖价在5.4元左右。由于去年干蒜质量不够好,因此价格与鲜蒜价格相差不大。今年干蒜的收购价还没出来,不过考虑到干蒜比鲜蒜多一个晾晒的过程,预计干蒜今年收购价大约在3~5元之间,这与去年相比可能会高出五六倍。

           新发地市场内的不少人都表示,收购价提高了,加上中间的装卸费、运输费、市场过门费、小商贩批发后将租金、税费等包含在内的加价等各种环节,传导到终端消费者那里,价格就比较高了。

           山东、河南、江苏是大蒜的主产区。记者注意到,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物价局近日监测数据显示,现在市场新蒜价格3元/斤,与去年同期的2元相比,上涨了50%。超市价格为2.88元,与去年同期的2.28元相比,上涨26.3%。

           有的产区蒜农缩减种植面积近一半

           在被问到为何今年大蒜涨价了时,市场内不少批发商表示,“蒜农种得少了,可不就得涨价呗,物以稀为贵嘛。”

           李东告诉记者,前几年大蒜市场行情好,蒜农们种得就多了,2016年和2017年大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也导致大蒜价格一年比一年差,对蒜农来说是增产不增收,虽然种得多了,可是赚的钱却并未明显增加。

           “我主要从云南、河南、山东三个产区收蒜,2017年蒜种本来就贵,成本就高,到2018年收蒜价还便宜,去年鲜蒜收购价在0.4/0.5元左右,河南的时候还卖到过0.35、0.4元,很多蒜农都出现亏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蒜农的种植热情,所以去年种植面积减小了,到今年收获,产量也就少了。”李东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种植面积少了,对行情看好的人就提前收购,提前储存,目前的价位还不算高。

           张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亩地为单位计算蒜农的种植成本:租地费用大概600~700元;蒜种400~500;肥料农药约1000元;播种时人工(包含浇水)等300~500元;收获时人工约1200~1500元。按的花费计算,一亩地的成本也至少需要3500元。按正常一亩地2500斤的产量计算,一斤大蒜的成本就1.4元,如果按几毛钱的收购价来算,蒜农肯定是会亏本的。

           “去年种了13亩,收购价才几毛钱一斤,不挣钱,所以就不愿意种了,今年只种了七八亩,少了近一半。”一位来自主产区山东济宁市金乡县的蒜农对记者表示,当地很多蒜农都减少了种植面积,很多去年种了十一二亩的,今年多半只种了五六亩、七八亩;还有很多大户,去年多则承包100多亩,少则承包五六十亩地种大蒜,但今年也都少包甚至是不包了。

           该蒜农还提到,去年的收蒜价刚开始很便宜,但渐渐从每斤五六毛、七八毛慢慢涨起来,到后来涨到每斤1.5元甚至2块多,但那时蒜农手里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蒜都被收蒜商垄断起来了。

           鄄城县物价局近日监测的一组数据似乎也能从侧面印证蒜农种植面积减少的事实。该组检测数据显示,当前鄄城县蒜薹市场价格1.2元/斤,与去年同期的0.2元/斤相比,上涨了500%;超市价格1.18元/斤,比去年同期的0.28元/斤上涨321.4%。而在此前蒜薹集中上市时,市场和超市价格分别为每斤1元、0.98元,这表明当前蒜薹价格略有上涨。而蒜薹是大蒜在蒜头长成之前抽取的花茎。抽取蒜薹以后,根部才能长成蒜头,其产量一般与大蒜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位批发商提到,去年云南洱源县为保护洱海全面禁止种大蒜,这一行动也对鲜蒜的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近日报道,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来自云南地区的新蒜价格上涨近2倍左右。

           其中一位批发商对记者表示,今年的鲜蒜价格是近几年来的一年,主要是因为主产区山东、河南去年库存的干蒜质量不太好,质量相对比较好的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有一部分人就会选择买鲜蒜,并且北方地区的饮食习惯也是到这个季节吃鲜蒜。

           此外,该批发商还提到,大蒜出口量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蒜价。

           批发商称价格变动仍在正常范围内

           5月份是大蒜的收获季,随着新蒜的上市,大蒜的价格是否会下降?对此,多位批发商均表示,市场行情比较复杂,不太好预测。

           不过对于当前蒜价的上涨,批发商们普遍认为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于消费者来说,大蒜主要是用于做菜的调味品,而不是米面等必需的品种,所以一定程度的涨价应该也不会造成太明显的影响。

           新发地农产品市场统计部主任刘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大蒜价格是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趋势,但这种涨落实际上也是比较正常的,每当市场价格走得过高,之后必然会回落到低位;同样如果前期价格走低,之后必然会出现冲高,这是市场运行的一个特点。

           记者注意到,在新发地市场官网上今年4月6日-4月12日的每周市场动态中,刘通对该市场的蒜苗(蒜薹)行情进行了分析。他表示,由于近两年大蒜的价格相对较低,去年春夏之交一度还出现“卖蒜难”的现象,所以今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是有所压缩的,一般预测压缩的总体幅度会在25%左右,各个地区压缩的幅度不等,也有略少或者更大一些的。

           “所以,今年蒜苗的总产量有可能会少于去年。也就是说,今年夏季蒜苗的整体价格会略高于去年。今年产区的气象条件相对较好,蒜农的管理也比较到位,蒜苗的质量也会好于去年,可能不会出现去年、前年那样的卖蒜难现象了。”

           由于蒜薹的产量一般与大蒜同步,据此基本可以预测,今年大蒜的价格也会高于去年。不少批发商也表示,今年的大蒜确实比去年质量好,个头均匀。

           记者注意到,鄄城县物价局针对大蒜价格上涨的情况给出了有关建议:一是政府农业部门提前预测大蒜市场行情,指导农户的大蒜种植面积;二是加强大蒜生产的合作化管理,规模化种植,加大机械化生产投资力度。还有蒜农强烈要求增加喷雾灌溉器械设备的补贴力度,有效降低大蒜种植管理成本。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