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减少政策干预 让玉米市场化顺利进行
2016年玉米市场化以来,国家供给侧改革玉米去库存成效显著,仅2018年一年玉米去库存就突破一亿吨。玉米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变化也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缩影,随着我国玉米收储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玉米价格也在机制变化和供需格局中寻求价格平衡。在回归市场定价后,我国玉米生产经营方面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其中政策粮去库存效果显著、农民玉米种植积极性维持高涨、玉米产量连续几年维持稳定、玉米价格近几年来维持稳定运行,都彰显出我国玉米市场蓬勃的生命力。
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掺杂了一些"绊脚石",其中近期市场传闻收储700万吨,以及拍卖底价提升等持续发酵,显然这些传闻是与我国积极推进玉米市场化改革相背离的。随着中美贸易磋商积极推进,预计未来3-5周贸易谈判将会最终尘埃落定;本月15日商务部已经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继续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必要性进行复审,参考此前高粱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期一个月,此次复审时间预计也将在一月左右。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进博会开幕式上所说,"中国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当我国进口大门真正打开之后,政策红利保护下的玉米生产、收储不仅不能推动我国农业进步,只会使其倒退。在改革卓有成效的当下,不乏某些利益集团想违背玉米市场化的成功经验,意图宣扬拍卖价格抬升推动国内农产品价格进入"恶性循环"。众所周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不具备任何价格优势,若进口放开后,抬升本年度拍卖底价,将会影响我国玉米去库存效果,大量玉米替代品涌入国内市场,给国内玉米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若希望今年去库存能够有效推进,加大去库存力度,拍卖价格随行就市,尽快消耗劣质陈粮,除陈储新,避免进口量增加后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冲击过大不失为"一剂良方"。
纵观现阶段玉米市场,真正让玉米市场难有起色的本质原因可以说是低迷的下游需求,深加工整体利润压缩;非洲猪瘟影响持续不减,直接影响饲料企业采购需求,真正能带动产业前行的消费端持续低迷,加之渠道高价库存高企短期难以消耗,下游传导受阻,基本面疲软才是玉米市场价格低迷的痛点所在。靠政策人为提高价格,严重违背了市场运行规律。
由于农产品进口限制较多,中美贸易磋商可能重点在增加的下游产品方面进口力度,此前传闻称中美协议可能包括美国乙醇、玉米酒糟粕、高粱、以及猪肉等;同时进口可能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局限于原料进口,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理念,提升我国粮食产量,增加我国农业抗风险能力,通过技术革新助推农业发展,可能才是真正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