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天然活性成分预防代谢性疾病研究再获突破
近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三峡库区药用资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天然活性成分预防代谢性疾病领域再获突破。该院青年教师徐敏轩在食品科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食品与功能》(Food&Function)一期上发表了李斯特菌相关学术论文,并被邀选为该刊3月封面论文。
据了解,《Food&Function》是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中科院分区为一区Top期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该论文的完成单位及通讯单位,谭君教授和胡林峰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团队首次设计了一种负载天然药物—漆黄素的多物质联合纳米颗粒,发现该纳米颗粒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诱导的致命败血症相关的小鼠肝衰竭的作用机制,因此该纳米颗粒很有可能成为通过靶向iRhom2来防治细菌性败血症相关疾病的潜在药物。
据谭君教授介绍,李斯特菌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日常生活中,如果将食品保存在冰箱中,就很容易被一种“单增李斯特氏菌”污染,食品未经高温彻底加热处理的情况下食用,就可能出现李斯特菌感染症状。这种由“单增李斯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轻者可仅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的流感样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脑膜炎或败血症,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该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漆黄素很有可能成为防止该细菌性败血症相关疾病的潜在药物。同时,漆黄素还是一类天然黄酮类活性成分,在很多蔬菜水果里都含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为此,该研究团队首次设计了一种负载天然药物——漆黄素的多物质联合纳米颗粒,发现该纳米颗粒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诱导的致命败血症相关的小鼠肝衰竭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天然产物——漆黄素在预防和治疗器质性损伤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发现漆黄素可能通过抑制iRhom2的过度激活进而维持细胞的代谢平衡。从而验证了该纳米颗粒很有可能成为通过靶向iRhom2,来防治细菌性败血症相关疾病的潜在药物。谭君还表示,“我们基于该研究成果,将充分挖掘天然产物的作用,正在开发相关具有儿童脑增智、抗衰老、抗肿瘤方面功能的药品和健康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该重点实验室还结合学校特色,在该研究下面成立了“儿童脑增智发育研究中心”,对“0-12岁儿童成长发展”的早期教育阶段,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摄入水果蔬菜,以及营养健康产品对儿童脑增智发育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对提升青少年儿童脑智力水平产生积极作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