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植物饮品成强劲“风口”
随着消费升级,我国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安全的概念和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健康植物饮品市场持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在健康植物饮品作为饮料行业的强劲风口下,许多饮料加工企业也不断推出具有营养功能和植物健康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当然,健康植物饮品也是饮料的一种品类,其生产加工少不了饮料生产线。那么,植物健康饮品生产线涉及哪些设备,以及其发挥这样的作用呢?
饮料生产工艺包括调配、均质、过滤、脱气、杀菌、冷却、无菌灌装、杀菌、冷却、检测等多道工序。其中,在杀菌工序,又可同时进行浓缩、冷却、灌装成植物浓缩汁。而对于健康植物饮品与其工艺大体相同,包括原料、预处理、制浆、过滤、脱气、调配、均质、杀菌、灌装、检测等环节。饮料生产所涉及的设备有调配罐、均质机、脱气机、杀菌设备、饮料灌装机等等。
由于饮料生产需要对水、稳定剂、糖浆、辅料等进行调配,才能更好地保证饮品的口感。调配罐则是用于饮料、乳品和食糖及其它元素和各种辅料再配合后进行搅拌均匀作用,是饮料、乳品不可缺少的设备。据了解,该机内表面镜面抛光处理,外表面抛亚光、镜面、喷砂或冷轧原色亚光,符合食品生产安全标准。同时设有机械搅拌密封装置,保证调配、搅拌均匀。
我们知道,有些饮料中含有或者添加了蛋白质、脂肪的成分,比如植物饮品。为了保证饮品更稳定,口感更好,就需要对其进行均质处理,而这一环节,均质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均质机能够将植物饮品原料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其更加细化,从而使饮品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同时,使植物蛋白饮品中的脂肪破碎的更加细小,从而使整个产品体系更加稳定。
通过均质后,由于料液中会含有不凝性气体,如若不进行脱气处理,会使植物饮品氧化,其色泽和风味口感会发生变化。为此,饮料脱气工序必不可少,而脱气机的作用不轻忽视。笔者了解到,市面上推出了真空脱气机,其可以除去料液中的空气,抑制料液中营养成分和其他物质的氧化,同时还能够避免罐装和高温杀菌时起泡影响杀菌,保证饮料的品质。
饮料生产工序较多,不排除料液会受到污染,因此,饮料需要进行杀菌处理,并且保留产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口感。一方面,灭掉料液中所污染的致病菌、腐败菌,使饮料在密闭的瓶内、罐内或其他包装容器内有一定的保存期。另一方面,在杀菌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饮品中营养成分和风味。为此,低温巴氏杀菌在饮料杀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灌装是饮料生产的关键工序,常见的灌装方法有典型的二次灌装法和一次灌装法,有时也使用组合灌装法。当然,无论哪一种灌装方式,都需要用到饮料灌装机。据了解,该机设有光眼装置,可以实现无瓶不灌装、灌装量准确并具有计数功能。另外,采用防滴漏与拉丝的灌装闷头、防高泡产品的灌装升降系统、确保瓶口定位的定位系统和液位控制系统,从而保证饮品灌装质量。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饮料行业全年累计总产量上千万吨。而在过去的30年间,瓶装饮料一直是国内饮品市场的“老大”。不过,随着消费市场升级,健康、营养、安全的饮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而相关饮料机械,比如调配罐、均质机、真空脱气机、饮料灌装机等,也将在这一品类饮料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