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一季度抽检发现165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1类食品

    2019-04-1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2019年第一季度,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对全市范围内生产经营的32大类19671批次食品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19506批次,合格率为99.16%;不合格样品165批次,不合格率为0.84%。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2019年季度,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对全市范围内生产经营的32大类19671批次食品样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19506批次,合格率为99.16%;不合格样品165批次,不合格率为0.84%。

           信息显示,不合格食品涉及11大类,分别为:调味品、肉制品、方便食品、饼干、糖果制品、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糕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其中,餐饮食品不合格78批次,居首位,其次是食用农产品不合格70批次。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标签标识等指标不合格;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农(兽)药残留、禁用农药或限用农药超标、重金属等元素污染。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经采取措施依法查处,督促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化解风险,并加强对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加大跟踪抽检力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